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中药消除口味异常

  口

  口臭多为牙龈红肿疼痛、溃烂出血或流脓、口舌生疮引起的,多伴有口干渴,喜喝冷饮,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脉滑大而数等。为胃内积热上蒸,使口舌发炎、齿龈化脓而致,宜清泻胃内炽热,方用清胃散加减:当归12克,黄连、生地黄、牡丹皮、陈皮、枳实各10克,升麻6克,生石膏30克,生大黄10克(后下),每日一剂,水煎服。

  若患者咳吐黏稠黄痰或浓痰带血而发出难闻的腥臭味,伴有胸闷胸痛,发热,咽干口燥,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此类口臭是肺内痰热壅塞所致。治宜清肺热化痰,方用清肺化痰汤加减:地骨皮、桑白皮、桔梗、瓜蒌、黄芩、枳实、杏仁、陈皮、茯苓、胆南星、清半夏各10克,鲜芦根30克,甘草6克,每日一剂,水煎服。

  若患者口中有酸臭味,伴食欲减退,食后脘腹胀满不适,暖气吞酸,舌苔厚腻而黄,脉滑,此为饮食不节,伤及脾胃,运化失司所致。治宜消积和胃,方用保和丸加味:山楂、神曲、炒莱菔子各15克,半夏、茯苓、陈皮、连翘、鸡内金、枳实各10克。每日一剂、水煎服。

  口

  患者自觉口苦,伴有胁痛不适,头晕头痛,目赤,耳鸣耳聋,心烦易怒,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脉弦数。此为情志郁结,肝失疏泄,郁久化火而致肝气上逆,故而口苦。治宜疏肝解郁,清泄肝火,方用逍遥散合龙胆泻肝汤加减:当归、白术、柴胡,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通草、车前子、生地黄、陈皮各10克,甘草6克。每日一剂,水煎服。

  口

  患者常自诉嘴里总是甜丝丝的,这种现象多因脾胃有热,轻者仅感到口甜,干渴,喝水多,重者多食善饥,口腔或舌头生疮,并有便秘、尿黄等症状,舌质红苔黄燥,脉数有力。宜清泻胃热,方以泻黄散合清胃散:藿香、栀子、防风、当归、大黄(后下)各10克,生石膏30克(先煎),黄连、升麻、甘草各6克。每日一剂,水煎服。

  患者若伴见食欲不振,口干不喜喝水,脘腹胀满,神乏疲力,便秘,尿黄短,舌质嫩红少苔,脉细数无力,此为脾胃气阴两虚之候。治宜健胃脾养成胃阴,方用四君子汤合玉女煎加减:党参、熟地黄各25克,生石膏30克,白术、茯苓、麦冬、知母、牛膝、鸡内金、陈皮各10克,神曲、石斛各15克,甘草6克。每日一剂,水煎服。

  口

  患者自觉口内酸溲,多为胃内宿食停滞,消化不良所致,伴见脘腹胀满痞闷,嗳腐吞酸,大便亦腐秽难闻,舌苔多黄厚腻,脉滑有力。治宜消食导滞,方用枳实导滞丸加减:枳实、白术、黄芩、黄连、茯苓、鸡内金、泽泻、木香、大黄(后下)、槟榔各10克,神曲、炒莱菔子各15克。每日一剂,水煎服。

  若伴见嘈杂嗳气,脘痞吞酸,食少纳呆,胁肋作痛,便溏,舌红脉弦,则为肝胃不和所致。治宜舒肝和胃,方用左金丸加味:黄连、吴茱萸、柴胡、白术、茯苓、陈皮、鸡内金各10克,丹参、白芍、神曲各15克,煅壮蛎30克,甘草6克。每日一剂,水煎服。

  口


  患者常感口内发咸,多伴有口干咽燥,五心烦热,头目眩晕,腰膝酸软,耳鸣耳聋,潮热骨蒸,盗汗失眠,小便短赤,舌红少苔,脉象沉细。此为肾阴不足,虚火上炎所致,治宜滋阴补肾降火,方用济生肾气丸加减:生地黄25克,山萸肉、山药各12克,茯苓、泽泻、牡丹皮、知母、黄柏、牛膝、车前子、淡竹叶、陈皮各10克。每日一剂,水煎服。
(朱闻慧)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35896.html

相关推荐

防治痱子 中药内服外洗

痱子又称“汗疹”,多由于外界温度高、湿度大,汗液不能及时排出,致使汗管扩张、破裂及细菌繁殖而形成。下面介绍几种方法,对预防痱子都有较好效...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2824

治足跟痛 中药鞋垫制方

具体方法:取吴茱萸、五味子、花椒各10克(此为单足跟痛的药量,如双足跟痛的药量需加倍),共捣成粗末,平摊于洗净的鞋垫之足跟部位,以致密布料覆盖,周边缝严。将鞋垫...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1722

常用于治疗咳嗽的传统中成药

中医把咳嗽分为外感咳嗽与内感咳嗽,常用的止咳中成药也就那么十来种。只要能够做到对证选药,就能取得良好效果。下面,介绍一些常用于治疗咳嗽的传统中成药。止嗽丸具有解...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2172

药补三告诫 药补常用四法

药补既是一种保健方法,也是一种治病手段,主要适用于出现各种虚弱症状的疾病患者和因身体虚弱而采用食补未能奏效的亚健康人群。药补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适应症,关键在于因人...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1587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