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心悸气短胸闷 赵宗河按炙甘草汤 此病案收效甚捷

患者刘某,女,52岁,2020年3月9日初诊。患者于10年前因劳累后出现心悸、气短、胸闷等症。查心电图示:频发室性早搏。经西医治疗后好转,后又多次因劳累、焦虑等因素反复发作,持续10年之久,近两周因家务劳累再次出现心悸、气短、胸闷。查心电图示:频发室性早搏二联律。由于西药治疗一直无明显好转,准备做射频消融手术,由于害怕手术风险,遂至天津市蓟州区中医医院赵宗河主任医师门诊求诊。
刻诊:心悸、气短、胸闷、多汗、夜间睡眠差。查:血压90/50mmHg;窦性心律40次/分;心电图显示频发室早二联律。舌质淡暗,少苔,脉细结代。一诊辨为气血虚弱,心阴阳两虚夹瘀,心阳虚弱故见气短,心阴虚,血不养心,则心不藏神,故心悸、寐差。心气虚不能行血,血瘀气滞故见胸闷,气虚不摄津,故见多汗。治以益气养血,滋阴复脉。方用《伤寒论》炙甘草汤加味。组方如下:炙甘草32g,桂枝24g,生地黄60g,党参16g,麦冬20g,阿胶12g(烊化),火麻仁20g,生姜16g,大枣10g,生黄芪50g,丹参15g。纳入10味药(除阿胶),文火慢煎30~40分钟,共煎两次,共取汁450ml,另用黄酒烊化阿胶12g,分三次分别兑入150ml药汁中,温服。早、中、晚各一次。
二诊:2020年3月16日,服上药3剂后心悸、气短、胸闷症状明显好转,服7剂后诸症皆平,出汗不多,夜寐安。查血压为110/70mmHg,窦性心律74次/分,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偶发室早。继服前方7剂以巩固疗效。
按炙甘草汤出自《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条文第177条:“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该患者患病已久,气虚血弱,心动悸、脉结代,舌淡少苔,均为气血虚弱、阴阳两虚之象。重用炙甘草为主药,养脾胃补中气,益气血生化之源,党参益心气,补心阳,生地、阿胶、麦冬、火麻仁养心血,滋心阴,桂枝通心阳,生姜、大枣调和脾胃,黄酒通利血脉,重用生黄芪补气止汗,丹参活血祛瘀。该方甘润辛燥并用,使滋阴而不腻滞,通阳而不伤阴,补气而又行血,此其配伍之妙。
此病案收效甚捷,为始料未及。究其原因有二。
一是剂量不同,此病例处方用量按照仲景时代剂量用药,比一般方剂书中用量较大。按现代方剂书记载,炙甘草汤剂量一般为:炙甘草15g,桂枝9g,生地黄30g,党参6g,麦冬10g,阿胶6g(烊化),火麻仁10g,生姜9g,大枣6枚。赵宗河治疗此病例时,剂量是按照《伤寒论》原方,取汉代一两折算法,一两折为8g,一升折为18~30g,故用量较方剂书偏大。这或许是能收到奇效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是煎服法不可忽视。《伤寒论》原文记载:“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渣,内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这里清酒的作用不可忽视,日三服是为了使药效发挥到极致。赵宗河以黄酒烊化阿胶,纳入药汁,故能助药效,达到通利血脉效果。
总之,在辩证准确的基础上,严格按照《伤寒论》原方剂量和煎服法使用,往往可使全方发挥良好效果。(齐立聪
天津市蓟州区中医医院)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35110.html

相关推荐

养生重养心快乐度晚年

—记北京9 1岁老人孔广海的养生经验在北京邮电部有个人见人敬的退休老干部,他就是孔广海老人。孔老1920年出生在宁波,曾就读于厦门大学,毕业后到北京...

养生秘方 2025-10-31 0 1410

糖尿病足外用方

1.蛇床子、地肤子、黄柏、双花、远志各10克,红花、没药、苦参各6克。加水3000毫升,煮沸5~6分钟后倒入盆中,先熏,待到水温40摄氏度左右时洗患足15~20...

精品偏方 2025-10-31 0 2334

白血病方剂5

黄芪30克,党参20克,黄精、枸杞子、天冬、元参、当归各15克。[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2剂。出血明显,加紫草、旱莲草、仙鹤草各15克;有感染者,加黄芩、黄连...

精品偏方 2025-10-31 0 2527

家常小病 试试药茶治疗

“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这是古书中的一句话。其实,茶不仅是一种饮品,还是一种药物,早在古代就已被充分运用了。如今,市...

养生秘方 2025-10-31 0 2147

“寒温统一”治热病危急症

寒温分离有误区  待到温病学术大发展,在热病临床大放异彩,后之学者,又只知有温病,不知有伤寒,再一次走进了偏见的胡同,并越走越远。把温病独立成门派,造成割裂寒温...

秘方方剂 2025-10-31 0 2596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