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外感头痛拟夷苍芷痛散加味

外感头痛

郭某,女,69岁,农民。2009年11月25日就诊。头痛3 d。患者有脑梗和鼻窦炎病史。3 d前外出不慎受风寒,头痛难忍,部位不定,遇风加重,伴有鼻塞,流涕,色清量稍多,恶寒发热不显,舌苔薄白,舌质淡,脉浮紧。辨证为风寒头痛,治以疏风散寒止痛为法则,拟夷苍芷痛散加味:

辛夷20 g,苍耳子30 g,白芷20 g,细辛3 g,川芎15 g,荆芥10 g,吴茱萸3 g,薄荷15 g,大青叶20 g,苏叶20 g,柴胡15 g,炙甘草10 g。2剂,水煎3遍,每日1剂,分早晚服用。服药2剂后,病减大半,上方续服2剂,头痛已不显,诸症消失。
按: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而外感邪气多以风邪为先导,所谓“伤于风者,上先受之”、“巅顶之高,唯风可到”。故风寒外袭,循经上犯巅顶,清阳之气郁遏不畅,故而头痛。本案辨证为风寒头痛,处方用祖传验方夷苍芷痛散加味。此方仿川芎茶调散意,再加辛夷、苍耳子散寒通窍止痛,此两味为治疗鼻渊头痛之要药;又参照手足三阳经络皆循头面部,厥阴肝经上行于巅顶的中医经络理论,常加入归经药物,正如《丹溪心法》云:“……太阳川芎,阳明白芷,少阳柴胡,少阴细辛,厥阴吴茱萸。”又如《医学启源》云:“柴胡,少阳、厥阴引经药也。……善除本经头痛,非此药不能止。”故方中加入白芷、细辛、吴茱萸、柴胡等,既疏风寒,又止头痛。另取薄荷辛散升清,风邪得散,清阳得升,头痛则止速矣。
笔者体会,与那些声明远播的出身学院派的专家或教授相比较,肖师可谓是地地道道的民间中医,他没有较为显赫的身份、优越的社会地位和较高级别的荣誉职称,亦没受到过良好的中医高等学院教育,有的就是对中医学的热爱及对治病救人的执着。肖师从小就接受较严的中医学教育,白天识方抓药,随父侍诊临证,晚上按严要求诵读经典,为其奠定了良好的中医学基础。肖师讲解疾病,语言朴实,其见解有十分独到之处,是群众心目中的传统中医。笔者认为两千多年来,我国传统中医学一直向前发展,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她已经深深根植于民间,确实地为我国最广大的劳苦大众解决了实实在在的问题,维护了民众的健康。因此,总结像肖师一样的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民间老中医的临证经验,也是保存我国传统医学经验的重要一部分,对于我国中医学的传承工作也至关重要。
作者:公培强,肖琴 改编自:肖子忠老中医治疗外感病验案举隅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34708.html

相关推荐

《走好中医科普路》读后感

著名中医科普作家马有度说:“中医药事业的腾飞,必须要有坚强的两翼,一翼是科学研究,一翼是科学普及。”最近,读了马有度、马烈光、宁蔚夏、海...

养生秘方 2025-10-27 0 1859

张仲景“二十五味儿茶丸”治痛风

尿酸平稳、关节不痛、能吃肉喝酒,痛风永不复发,这是痛风患者的迫切希望。但是目前治疗上常常陷入“吃药见效,不吃药复发”的怪圈。其实,早在一...

精品偏方 2025-10-27 0 1849

头面部疾病找“合谷穴”

《四总穴歌》里说“面口合谷收”,就是指人体面部及口部的疾病都可以找合谷穴治疗,《玉龙歌》也有“头面纵有诸般症,一针合谷效通神...

精品偏方 2025-10-27 0 1366

冬瓜外治敷贴痈疽无 养胃生津治胀满

利便止渴消热毒,心火脾火皆能除。养胃生津治胀满,外治敷贴痈疽无。冬瓜不仅价廉,也是很多人家中常备的蔬菜,其利水功效被常人所熟知,然而冬瓜的功效远不止利水。治疗腹...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2893

防治痱子 中药内服外洗

痱子又称“汗疹”,多由于外界温度高、湿度大,汗液不能及时排出,致使汗管扩张、破裂及细菌繁殖而形成。下面介绍几种方法,对预防痱子都有较好效...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2824

治足跟痛 中药鞋垫制方

具体方法:取吴茱萸、五味子、花椒各10克(此为单足跟痛的药量,如双足跟痛的药量需加倍),共捣成粗末,平摊于洗净的鞋垫之足跟部位,以致密布料覆盖,周边缝严。将鞋垫...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1722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