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研究方法 2.1访谈时间及场所 访谈时间在受访者治疗前、后(6周)分别进行半结构式定性访谈。场所选取单独的不受干扰的房间,建立良好的信赖关系,与患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说明录音必要性,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2 13例访谈患者病史情况[例(%)]
2.2资料收集 依据事先拟定的访谈提纲进行访谈:1)当前最困扰您的问题是什么?(1)精神方面;(2)躯体方面;2)治疗后缓解的症状有哪些:(1)精神方面;(2)躯体方面。访谈过程中,访谈人员边听边注意观察受访者的举动和语速、语调以及细微的表情变化,及时记录,并对其感受或观点及时澄清、确认。同时,做同步录音,以确保研究者分析资料时不遗漏重要细节。访谈过程中,若受访者不愿回答某一方向问题或者情绪激动无法进行访谈时,应及时中断访谈,待访谈对象情绪平稳后再次访谈。 2.3资料整理与分析 访谈结束后即回放、整理录音资料,将受访者陈述的所有内容和研究者的现场记录分别输入计算机,留存word文档,并将转录成文的访谈资料返还给受访谈者,征询其意见和纠正错误。从第1位访谈资料整理成文字后即开始资料分析工作,当访谈分析资料至已无新的理论产生的最后一名患者,即资料达到了饱和,停止访谈。考虑到受访者隐私,本文编号与访谈顺序无关,在全部资料收集、分析后,撰写成文前,将受访者打乱顺序重新编号,以保证访谈对象隐私得以保护。 结果 1.问题困扰方面 1.1生理方面 (1)躯体疼痛,编号9:身上疼也有,如,心脏老觉得难受,跟人吵架生气,然后当场就觉得心脏不舒服,控制不了自己,好像神经紧绷似的,越觉得越难受。(2)记忆力减退,编号5:最主要就是脑袋不好使,表现如,记忆力减退,不只是表现简单的减退,有些时候是回头就忘。(3)失眠,编号9:我晚上10点钟躺在床上,无论我吃不吃安眠药,都是凌晨3点钟才能睡着。(4)幻觉,编号9:刚吃完饭出来,一出来那么多人,我看东西,就像幻觉一样,耳朵就听不到,那种程度太可怕,真的是跟死没什么区别,完全控制不了,自己没有意识,那种感觉就是在幻想。(5)食欲减退,编号10:食欲也有下降。 1.2情绪情感方面 (1)易怒,编号3:因为自己有情绪,易怒,很多时候控制不了情绪,控制情绪的能力越来越差了,爱发火、爱抱怨。(2)心烦,编号9:莫名其妙的在那里坐着就难受,情绪方面全都有,心里面也有。(3)心情持续低落,编号8:情绪很低落,不知道什么原因。 1.3外在环境压力 (1)压力大,编号1:我心特别重,干任何事情都要求完美,自己老较劲,老把自己压的喘不过来气,但是不愿意跟别人说,所以压力就特别大。(2)做事困难,编号2:今年的暑假,觉得这个抑郁的情绪就来了,如,注意力不集中啊,会变得紧张,再如这种谈话,我要给客户或者给人讲一个小的案例,原来对我来说就很轻松的事情,那时候这个事就变得紧张,手脚出汗。(3)沟通障碍,编号13:自己不想交流,除非是工作需要,不会没事闲聊,现在出租房子有个女生感觉特别爱说话,每天电话声音特别大,我不会主动去跟她们交流,我觉得很烦。 2.症状缓解 2.1生理缓解 (1)躯体状态,编号1:头疼难受的间隔,以前频率很高,或者难受的厉害些,这方面现在似乎缓解很明显。(2)睡眠状态,编号6:之前出差很难睡得那么重,针灸对于睡眠方面改善很多。(3)饮食缓解,编号8:饮食是有缓解。 2.2心理缓解 情绪状态,编号4:缓解最大的就是情绪稳定了,不像之前有事就先想怎么弄,有点事就觉得是负担,现在没那个感觉。 2.3总体缓解 总体状态,编号13:觉得好很多,还觉得这个反应还是有一定效果的,每次晚上上床感觉稍微比白天兴奋、幸福、美好一些。 讨论 困扰是访谈对象确诊抑郁症后,至本研究首次治疗前的一段时间内,由抑郁症所带来的主要困扰,分为生理方面、情绪情感方面和外在环境压力。受访者在表述这一理论时,愿意与访谈者倾诉,且容易表述为多方面问题,相较于治疗后的叙述,访谈对象不能用较为专业语言进行回答,而是通常采用叙事方式用生活化的语言描述症状,描述较为清晰,困扰较为明确。 症状缓解是指对比治疗前、治疗后受访者在哪些方面得到明显改善或缓解。在这一理论方向,受访者总体回答均为有明显缓解,针对此理论,访谈对象表现出的倾诉欲较强,且同“困扰”这一理论,受访者回答的交叉性和重叠度较高。通过受访者的回答可见,针刺治疗抑郁症有一定疗效,尤其是在情绪情感、缓解躯体疼痛和改善睡眠方面。 现今国际上治疗抑郁症主要是西药,但由于部分患者对西药不良反应的担忧,因而寻求更为“绿色”的治疗方式,本研究采用定性研究的方式,验证了本团队大量的定量研究结果,共同证明了针刺治疗抑郁症疗效好、不良反应小、患者配合度高,为抑郁症的治疗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Duarte N D S,Corrêa L M D A,Assunção L R,et al.Relation between depression and hormonal dysregulation.Open Journal of Depression,2017,6(3):69-78 [2]林虹.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现状.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暨首届国际中西医结合精神病学研究进展培训班专题报告与论文汇编,2015:3 [3]姜玉龙,赵重波.抑郁症治疗药物发展.上海医药,2011,32(6):267-269 [4]马学红,张敏,张文悦,等.电针对盐酸帕罗西汀治疗轻中度抑郁症患者的增效减毒作用效果评价.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12):2876-2879 [5]张文悦,段冬梅,图娅.针刺对轻中度抑郁症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2011:3 [6]段冬梅,图娅,陈利平.电针与百优解对伴躯体症状抑郁症有效性的评价.中国针灸,2008,28(3):167-170 [7]吴迁,王思涵,马学红,等.电针抗抑郁临床疗效与中医症状改善的相关性研究.针灸临床杂志,2015,31(9):4-7 [8]卫生部卫生统计信息中心,北京协和医院世界卫生组织疾病分类合作中心编.国际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826
来源:中华中医药杂志 作者:张烨 杨昕婧 赵冰骢 姜会梨 马学红 鲁雨荍 图娅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