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脘腹胀满不舒 培脾舒肝汤临证验案

张锡纯原解
培脾舒肝汤出自张锡纯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治气血郁滞肢体疼痛方中。主治因肝气不舒,木郁克土,致脾胃之气不能升降,胸中满闷,常常短气等症。其方药由于术三钱、生黄芪三钱、陈皮二钱、川厚朴二钱、桂枝尖钱半、柴胡钱半、生麦芽二钱、生杭芍四钱、生姜二钱组成。张锡纯解析此方说:“脾主升清,所以运津液上达。胃主降浊,所以运糟粕下行。方中白术、黄芪为补脾胃之正药,同桂枝、柴胡能助脾胃之升,同陈皮、厚朴能助胃气之降。清升浊降,满闷自去,无事专理肝气,而肝气自理。况桂枝、柴胡与麦芽,又皆为疏肝之妙品乎。用芍药者,恐肝气上升,胆火亦随之上升,且以解黄芪、桂枝之热也。用生姜者,取其辛散温通,能浑融肝脾之气化于无间也。”以上分析为张锡纯创制此方之机理,可谓分析透彻,创见独到。
陈宝贵心解
陈宝贵指出,培脾舒肝汤一方虽出自治气血郁滞肢体疼痛方中,但在临证很多疾病中都能用到此方,谓此方为疏肝培脾之妙方,常用本方来治疗肝脾不调证,尤其是肝气虚不能疏调脾胃尤为合适。此方中除常用疏肝健脾之药外,生麦芽一味,运用尤为巧妙。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讲道:“麦芽具生发之性,又兼消化之力,可用之疏肝,又能生发肝气。”此为生麦芽的功效要点。陈宝贵体会,生麦芽对于肝气虚不能疏理脾胃之证有良效,其生发肝气之性实为可调动肝脏疏泄功能,单纯使用生麦芽一味,就有一定的疗效。如肝气虚甚,再加黄芪、人参、桂枝补气温阳之品,则取效更捷。加减法:伴胃气不降者,可酌加半夏、厚朴;伴中焦虚寒者,可酌加干姜、吴茱萸;伴气滞者,可酌加香附、砂仁等。西医消化系统疾病如胆汁反流性胃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等辨证为肝郁脾虚(肝气虚致郁)证者皆可用本方加减治疗。
临证验案
李某,男,65岁,2014年10月15日初诊。主因“脘腹部胀满不舒1年”来诊。患者1年来时常出现脘腹部胀满不舒,食后明显,受凉亦明显,伴有气短,倦怠乏力,便溏等。1年来间断服用疏肝健脾之中药间断治疗,未见好转,今慕名来诊。现症:脘腹胀满不舒,食后受凉尤甚,心悸气短,多汗,便溏。舌淡,苔白,脉弦细。
辨证:肝郁脾虚,中焦虚寒。治法:疏肝培脾,温中祛寒。处方:黄芪20克,党参10克,生白术10克,陈皮10克,厚朴10克,桂枝10克,柴胡6克,生麦芽15克,白芍12克,半夏10克,干姜10克,砂仁6克,生龙骨20克,生牡蛎20克,炙甘草10克。7剂,水煎600毫升,分早中晚3次温服,日1剂。
二诊(2014年10月22日):心悸汗出已不明显,脘腹胀满减轻,较前舒畅,上方去生龙骨、生牡蛎,又取7剂。
三诊(2014年10月27日):诸症大减,唯有脘腹受凉时稍有不舒,上方未做大的调整,又取14剂,痊愈。
按:脘腹胀满不舒,食后受凉明显,心悸气短,多汗,便溏为中焦虚寒之证。脉弦细为肝气虚弱兼肝郁之象,故而应该补肝气,以求肝气足可以疏脾,难怪之前用疏肝之药不应。故治应补肝疏肝健脾,温中祛寒。方中黄芪、党参、白术补脾气兼可补肝气;肝气得补,又加柴胡、生麦芽疏理肝气,其中生麦芽又可激发肝气之生气,使肝气得旺,自然肝之疏泄正常。二陈汤合桂枝汤合干姜、砂仁可温中和胃;生龙骨、生牡蛎可收敛肝气以敛汗。二诊时心悸多汗已止,故去生龙骨、生牡蛎。此病辨证得法,方药得当,诊治近1月而病愈。(寇子祥)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34379.html

相关推荐

旅途伸展操 保护好肝 男人抗衰老

五一假期又临近了,很多人选择外出旅游,但旅途其实是件疲惫的事,不妨在坐车或休息途中做做以下运动,缓解疲倦。颈部伸展坐姿,双手抱头,两肘内颊夹,稍用力下压使颈部前...

养生秘方 2025-10-26 0 2143

我有三个经验方

我今年已79岁了,在这几十年中总结了三个经验方想告诉各位读者。唾液 四十岁以前患胃溃疡, 胃反酸非常严重,药没少吃,钱没少花就是治不好。在某刊物上登载唾液治各种...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3194

服降糖药可以停药不反弹吗?

特约专家、山东省济南医院糖尿病诊疗中心主任 王建华编 辑同志:我看到的一则糖尿病产品广告宣称,该产品可以使血糖恢复正常,停药后也不反弹。广告中还特别指出,以往治...

精品偏方 2025-10-25 0 1833

治药物引起的耳毒性症状经验

经验方:知柏地黄丸适量。用法:每次服1丸(9克),温开水送服,每日2次。疗效:本方治氨基甙类药物引起的耳毒性症状44例,结果单纯耳鸣者16例均治愈;耳鸣伴眩晕2...

精品偏方 2025-10-24 0 2172

以补肾精养肝血治疗脱发3例

脱发是目前困惑人们的常见病,多源于工作压力大,长期熬夜,过度劳累,以及社会环境和遗传因素等原因。西医以补充维生素营养神经、自体毛发移植等措施治疗,但均疗效不佳。...

精品偏方 2025-10-24 0 1691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