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上腹胀痛打嗝等胃胀气现象 中医认为有几个因素有关

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出现过上腹胀痛、打嗝等胃胀气现象。引起胃胀气的原因是什么?对此,本报记者采访了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科主任中医师杨晓军教授。
引发胃胀气的主要原因
器质性问题 此类胃胀可能是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肿瘤、胰腺炎、或者肝、脾等问题所引起的。45岁以上的人群、有胃肠肿瘤家族病史、突然间消瘦人群更需注意。
功能性问题 此类胃胀问题与消化不良、胃肠动力异常以及情绪波动等有密切关系。
中医认为胃胀主要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饮食停滞 主要与过量进食肥甘厚腻食物有关,可以出现胃胀满不适,按之尤甚,嗳腐吞酸,恶心呕吐,苔厚腻。
肝郁气滞 平时胃胀不适,伴有心烦易怒,恶心嗳气,常因情志因素加重,需要考虑肝郁气滞。
湿阻脾胃 广东天气较潮、湿气较重,水土偏热,容易导致人体湿气重而运化失常产生腹胀。
脾胃虚弱 此类患者常喜温喜按,身倦乏力,少气懒言,大便稀烂,舌质淡、舌胖有齿印。
幽门螺杆菌是“主犯” 杨晓军教授指出,我国慢性胃炎高发,幽门螺杆菌感染是主因。感染幽门螺杆菌,可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消化不良症状,包括无规律性上腹疼痛、腹胀,伴有嗳气、食欲不振等。如果怀疑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可以到正规医院进行呼气试验即可断定。除幽门螺杆菌感染,暴饮暴食、嗜好烟酒等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以及药物刺激也是引起腹胀不适的因素。
养胃需养成良好饮食习惯 查出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或口腔疾病的,要根据医生建议积极治疗。另外,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紧张,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也有助于预防和缓解症状。
针对日常治病、防病,杨晓军教授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1、三餐要定时,尽量避免服用对胃有刺激的药物,如果一定要用,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
2、吃东西不要过急,食物未充分咀嚼直接入胃里可加重胃的负担。不贪吃有刺激性的或太烫、太咸、太甜的食物,生冷、不易消化的食物不宜多吃。
3、淡茶好过浓茶,开水好过茶水。另外,白酒多喝伤肝、啤酒多喝伤胃,应尽量节制。吸烟的患者建议戒烟。

专家荐方
党参薏米白扁豆汤(粥)
党参30克、薏米30克、白扁豆10克煮水,或者跟猪肉(去油)一起煮,饮水或喝汤。此水(汤)可健脾祛湿,适用于脾胃虚弱、湿阻脾胃的患者。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34252.html

相关推荐

健胃固肾 润肺生津 山药金糕

主料山药粉300克。  配料豆沙100克,面粉100克。  调料白糖150克。  制作将山药粉加入面粉和水揉匀,搓成粗细均匀的长条,分成16个面团。将豆沙放在盘...

养生秘方 2025-10-26 0 1609

慢性肾病伴发发热 中医辨证方药

慢性肾病,尤其是慢性肾功能衰竭、肾病综合征患者,如果伴发发热,治疗较为棘手,而根据中医辨证理念,同病异治,处以不同的方药,均可收到较好的疗效。  案1朱某,男,...

精品偏方 2025-10-25 0 1901

胃脘冷痛 三法治疗效果明显

中医认为,老人本身就脾胃虚弱,再加上冬季感受外界寒邪,容易出现胃冷痛的症状。用些简单方法就可有效缓解胃脘冷痛。  喝热姜粥 高良姜10克、干姜5克、大米50克。...

精品偏方 2025-10-25 0 2472

乳痈促进脓毒消散 中医外治方

外治方成脓期应及时切排引流,溃后除引流外,还应外敷清热解毒,收敛生肌中药,以促进脓收病愈。郁乳期及早使用外治方,可促进脓毒消散。1.中成药外治方①金黄散:金黄散...

精品偏方 2025-10-25 0 2208

中医药治疗结肠炎

慢性结肠炎起病缓慢,反复发作,短则几个月,长则几年不愈。其症状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大便溏稀,常伴有脓、血、黏液和阵发性腹痛。脾胃虚弱型:大便溏稀,肠鸣浮肿,饮...

精品偏方 2025-10-25 0 2116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