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治肠痈大黄牡丹皮汤,薏苡附子败酱散合方加减

张某,男,68岁。2005年4月16日急诊入某县医院。确诊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伴弥漫性腹膜炎。血常规:白细胞17.8×109/L,中性粒细胞90%。心电图:频发室性早博,前壁心肌缺血。因患者既往有10多年高血压病史,1年多前曾因脑出血住院抢救,基层医院外科手术风险大,西医运用大量抗生素,并延会诊。刻诊:体温39.2℃,右下腹痛渐波及全腹,腹胀,恶心呕吐,便秘,舌红苔黄腻,脉细数。
辨证:阳明腑实,热盛伤津。
治法:通腑排脓,养阴清热。
处方:大黄牡丹皮汤、薏苡附子败酱散合方加减。药用:生大黄9g,丹皮9g,冬瓜子30g,芒硝10g(分冲),桃仁10g,薏苡仁30g,制附片6g,败酱草15g,大血藤30g,虎杖15g,厚朴9g,玄参15g,麦冬15g,生地30g,莱菔子15g,元胡30g,甘草6g,水煎服。
二诊:上方连服2剂,发热渐退,腹痛、腹胀减轻,恶心呕吐消失,泻下稀便数次,舌红苔黄腻,脉细数,上方减芒硝、元胡,继服7剂。
三诊:腹痛、腹胀消除,舌淡红苔稍黄腻,脉细数。效不更方,继服二诊方7剂。
四诊:舌脉、血常规恢复正常。为防复发,予香砂六君丸、加味逍遥散作汤剂巩固3个月,随访半年,病情稳定。
按阑尾炎属中医“肠痈”范畴,系饮食不节、寒温不适、暴急奔走、忧思抑郁等因素,致肠道功能失调,传化不利,运化失职,糟粕积滞,蕴湿生热,气血不和,败血浊气壅遏而成。一般而言,余也主张手术治疗,然年高体弱、有手术禁忌证者又当别论。本案病情危急,高热,腹痛,腹胀,恶心呕吐,便秘,舌红苔黄腻,脉细数,证属阳明腑实,热盛伤津,予大黄牡丹皮汤、薏苡附子败酱散合方加减治疗,因药证相符,终获痊愈。
余认为,肠痈者,虽前贤以大黄牡丹皮汤主实,薏苡附子败酱散主虚,然于病情重笃者,多有虚实夹杂之病理,故宜合方治之。唯病情缓解后不宜早进调补之剂,需临床症状消失,舌脉、血常规恢复正常,方可予香砂六君丸、加味逍遥散等方以善其后,则疗效易于巩固。另外,方中大血藤性味苦平,功擅清热解毒,祛腐排脓,活血止痛,为治疗肠痈要药,入煎剂一般用30~50g。(何钱
贵州省江口县人民医院)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34205.html

相关推荐

梅核气,咽神经官能症,处方麦门冬汤加减

高某某,女,37岁,教师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慌,胸闷,无胸痛。心电图示: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动过缓。经阿托品、654-2等药治疗,心律转齐,心率维持在45...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662

定痫丸加减治痫症19例全部有效

主治:精神刺激或脑外伤引起的痫症。  配方及用法:贝母、胆南星、竹沥、菖蒲、陈皮、半夏、云苓、天麻、僵蚕、麦冬各10克,朱砂3克(冲服),磁石(布包先煎)、地龙...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820

咳嗽常带鲜红血丝 用丹溪咳血方加减

赵某,女,23岁,2010年6月12日初诊。自诉患肺结核3年有余,病况时有发生,久服抗痨药,自己性急善怒,咳嗽常带鲜红血丝,每月必吐血一次,血色鲜红量多,甚时必...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519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