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痞满泄泻《伤寒论》经方案例

《伤寒论》是中医临床经典著作,其辨证用药之法验之临床,常收卓效,现将笔者应用《伤寒论》经方取效案例介绍如下。


痞满泄泻

唐某,男,34岁,2010年9月12日初诊。患者5 d前受凉后“感冒”,发热恶寒、头痛、周身酸痛、咽痒咳嗽,到某诊所诊治。服药后,头痛、恶寒、咳嗽等外感症状消除而身热不退,大便稀,每日5、6次,伴有胸闷欲吐,腹胀纳差,口淡无味。检视病历,前医曾用藿香正气散加减3剂,未获效验。来诊时体温38.3 ℃,胸中烦闷,腹不胀而觉脘部痞塞不舒,嗳气有食臭味,肠鸣即欲大便,便色淡黄,水样,便中挟有不化的食物残渣,无异臭,每日5、6次,量不多,脉濡数,苔薄白。查血常规及大便常规未见异常。中医诊断为痞证,证属水热互结,治宜和胃消痞,散结除水,兼以清热。

以生姜泻心汤加味:生姜20 g,制半夏10 g,黄芩6 g,干姜5 g,党参15 g,炙甘草6 g,黄连3 g,大枣10 g,茯苓15 g,苍术15 g。服药2剂,热退泻止。停药后,调节饮食而安。
按:《伤寒论》157条云:“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本方为半夏泻心汤类方,主治胃虚不能运化水湿饮食,胃气上逆之“干噫食臭”,热邪与胃中水饮互结之“心下痞硬”,胃中水饮变动之“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水饮为有形实邪,与邪热搏结,故胃脘部痞胀而按之有触手感是本方的主症,食气不化而干噫食臭是本方辨证的关键。胃中水气或横走于胁,或下走大肠则雷鸣下利,故以生姜宣散胃中水饮为主药,合半夏更能散饮降逆。芩、连清邪热,与生姜、半夏合用辛开苦降,以调理脾胃,复其升降,散其痞结,同时芩、连尚能燥湿止泻。干姜佐生姜,干姜气厚,功兼收敛,二药相合,散中有敛,守中有走,既能温补中州,又能反佐芩连苦寒。参、术、苓、草扶中补虚,以益土制水。全方攻补兼施、寒温并用,直中病机所在,故疗效卓著。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34134.html

相关推荐

从肝虚辨治方药应用

肝经之行,从足贯顶,经足腿,环阴器,抵小腹,夹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上注肺,循喉咙之后,上入喉头及鼻咽,连目系,出额下颊,会头顶,抵绕唇内。胆经之行,从...

养生秘方 2025-10-29 0 2406

喉痹,慢性咽炎 行气化痰散结治方

廖某,男,60岁,教师。门诊号:004002。咽喉部反复不适 10年,加剧1月。10年前患者始感咽部干燥不适,时有异物感如鱼刺,或如炙肉,干咳。口服螺旋霉素等药...

精品偏方 2025-10-29 0 2525

和胃汤治疗积聚痞块。和胃汤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和胃汤的秘方制作方法,和胃汤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积聚痞块。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和胃汤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hide] 秘方配方:人参3钱,白术1钱半,陈...

VIP秘方 2025-10-29 0 2858

大枣汤治疗历节疼痛。大枣汤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大枣汤的秘方制作方法,大枣汤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历节疼痛。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大枣汤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hide] 秘方配方:大枣15枚,黄耆4两,附...

VIP秘方 2025-10-29 0 1510

治眩晕验方

眩晕是中老年人常见病症。中医认为,眩晕可由风、痰、虚所引起,故有“无风不作眩”、“无痰不作眩”、“无...

精品偏方 2025-10-28 0 1930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