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湖南名医治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经验

尚品洁主任医师是第四批全 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 导老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 家、湖南省名中医,崇尚脾胃学说, 长于治疗内科疑难病。尚品洁主任 于五十载的行医生涯中对Hp(幽 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有独到的见 解,并自拟方药治疗本病,疗效显 著。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

慢性胃炎是由各种病因引起 的胃黏膜慢性炎症。目前公认Hp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引起慢性胃 炎、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原因。

尚老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由 外邪犯胃、饮食伤胃、情志失调、脾 胃虚弱、瘀血阻络等,导致中焦气 机不利,脾胃升降失职,外邪乘虚 而入。而外邪侵犯于胃,易化热生 湿,日久又生瘀伤阴。依据病因病 机,本病可分为肝胃不和、脾胃湿 热、脾胃寒热错杂、脾胃虚弱、胃阴 不足、胃络血瘀六大证,其中以肝 胃不和证为多,临床上各证错杂相 兼亦不少见。

本病的治疗有初病与久病之 别。尚老认为,胃为“燥土”,加上现 代饮食习惯及结构改变等原因,临 床上“胃热”和“寒热错杂”的证型 凸显出来。这与作为慢性胃炎的主 要致病因素Hp感染有着某种密 切的联系,在治疗上于理气通降和 血的同时,还需清胃以治其本。

处方:佛手、苏梗、香附各10 克,蒲公英20克,柴胡12克,炒麦 芽15克,黄连5克,甘草6克。

加减:若久病人络,胃络血瘀, 可加丹参15克,蒲黄(包煎)、五灵 脂(包煎)各10克,莪术6克,以理 气和血;若日久耗伤阴津,阴津伤 则胃失濡养,可加百合、生地、麦冬 各10克,以养胃阴、清胃热;肝血 久耗,可加白芍12克,以养血敛 阴;若呕吐酸水,则可加海螵蛸、浙 贝母、瓦楞子各10克,以制酸止呕 和中;若脾胃阳虚,加党参15克, 干姜6克,白术10克,以补益脾 胃、温中散寒。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l 剂。

典型病案

患者,女,36岁。上腹痛2年, 加重半个月余。患者2年来反复胃 痛,曾服。用多种中西药物治疗,病 症时轻时重,常于生气后加重,近 半个月来症状加重。电子胃镜检查 提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 西医诊断为Hp相关性慢性非萎 缩性胃炎。刻诊:胃脘部胀满疼痛, 进食后好转,伴呃逆,痰多,反酸, 气色差,口干口苦,大便干,小便 可,舌淡红,苔薄白,脉弦。中医诊 断为胃痛,证属肝胃不和证。治以 疏肝理气。和胃止痛。饭前方:海螵 蛸、浙贝母、瓦楞子各20克;饭后 方:佛手、苏梗、香附、陈皮各10 克,柴胡12克,炒麦芽、元胡各15 克,黄连5克,蒲公英20克,吴茱 萸2克,甘草6克。共7剂,水煎分 3次服,每日1剂。二诊:服药后上 症好转,胃脘部时胀不反酸,按一 诊饭后方连服20剂后,诸症好转, 停药1年余未见不适。

体会:饭前方乃抑酸药,饭后 方以疏肝调胃散合左金丸为主。脾 胃升降作用与肝之疏泄功能密切 相关,即“土得木而达”,因此忧而 易怒,气郁伤肝,肝气横逆,势必克 肝犯胃,致气机郁滞逆乱,而发生 疼痛。本案以胃脘胀痛为主症,兼 见反酸严重,反酸亦为胃失和降、 肝气郁结之过。故治疗从肝胃着 手,以疏肝和胃为要。 杨 刚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34047.html

相关推荐

此三条偏方治面瘫各有特色

配方及用法:  方一:熟附子90克,制川乌90克,乳香60克,生姜末25~30克。前3味药研为细末,分成8~10包,每包加入生姜末3克,每次用一包,开水调成糊状...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817

生姜治疗脱发的偏方

核心提示:治疗脱发偏方五:猪苦胆治疗脱发用猪苦胆一个,将其胆汁倒入半面盆温水中,搅匀后洗头,洗头时重点按摩头皮并清除鳞屑.洗完后再用清水冲洗,第日一次,用于治疗...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898

治胆结石 胆道排石汤

胆道排石汤金银花30克,连翘30克,金钱草30克,茵陈30克,郁金30克,木香18克,黄芩12克,枳实12克,大黄30克,芒硝6克。水煎服,日1剂。  酸化排石...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689

疏肝和胃 王均治非溃疡性消化不良

名医治消化不良(脾胃虚寒)方处方:党参、炒白术、茯苓、山楂各15克,于姜、 法半夏各12克,枳壳、代赭石(打碎先煎)各18克, 砂仁、木香、吴茱萸各6克,甘草3...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896

试试按摩法治疗宝宝的咳嗽

1.拍背婴幼儿不会吐痰,即使痰液已经咳出也只会将痰液吞下胃。父母在宝宝咳嗽时,抱起患儿,用空掌轻轻拍宝宝的背部,上下左右都拍到。如果一拍到某一部位时宝宝就咳嗽,...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467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