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湿滞大肠 方药宣清导浊汤

湿滞大肠
  临床表现:身热不扬,头晕而胀,神志昏蒙,脘痞,呕恶,少腹硬满,大便不通,舌苔垢腻,脉濡。
  病机分析:本证乃下焦湿重于热,阻滞大肠,腑气不通而致湿热弥漫于中、上焦之候。湿热裹结,热蕴湿中,故身热不扬。湿热上犯清窍,故头晕、胀而沉重如裹。湿热上蒙心包,心神被抑,故神识昏蒙,如呆如痴。湿浊中阻,脾胃升降失司,故脘痞,呕恶。湿邪阻滞大肠,气机闭塞,腑气不通,故大便不通,少腹胀满而按之硬。舌苔垢腻,脉濡均为湿浊内盛之征。
  治法:化湿行气,导滞通腑。
  方药:宣清导浊汤(引《温病条辨》)。
  猪苓15克,茯苓15克,寒水石18克,晚蚕沙12克,皂荚子(去皮)9克。
  方解:本证乃湿阻气机,腑气不通而致大便不下,并非燥屎内结,故忌用苦寒攻下之品,防其损伤脾阳,反致洞泄之变。方中以晚蚕沙、皂荚子为君药,猪苓、茯苓为臣药,寒水石为佐药。晚蚕沙甘辛温,入大肠经,化湿导浊而宣清气。皂荚子辛温走窜,有燥湿开郁,宣畅气机之功,宣清气而使浊气降。二药相配,使湿浊由大肠而化。皂荚子通利关窍,又兼开窍醒神之功。茯苓健脾利湿。猪苓淡渗利湿。二药相配,利湿浊由小便而出,使大肠之湿分消而解。寒水石清中、下焦之热。诸药配伍,分利湿热,导湿浊下行而使清气得宣,气机畅达则湿浊降,腑气通而大便自下,故以宣清导浊名方。若神昏较重者,可用汤剂送服苏合香丸,温开以醒神志。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33992.html

相关推荐

仙人散治疗牙痛。仙人散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仙人散的秘方制作方法,仙人散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牙痛。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仙人散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hide] 秘方配方:地骨皮2两(酒浸2宿),青盐...

VIP秘方 2025-09-10 0 828

长肌散治疗疳疮,蛀疳。长肌散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长肌散的秘方制作方法,长肌散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疳疮,蛀疳。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长肌散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hide] 秘方配方:珍珠1两,乳香3钱,血...

VIP秘方 2025-09-10 0 428

茯苓汤治疗虚汗,盗汗。茯苓汤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茯苓汤的秘方制作方法,茯苓汤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虚汗,盗汗。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茯苓汤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hide] 秘方配方:白茯苓。 炮制方法:上...

VIP秘方 2025-09-10 0 664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