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清脾胃伏火治唇风(风热湿邪外侵,脾胃湿热内蕴)

陶某某,女,43岁。2017年12月25日初诊。诉唇周发干5天,察其鼻尖发红,舌红,脉细数。
诊断:唇风(风热湿邪外侵,脾胃湿热内蕴)。
治法:清脾胃伏火。
处方:拟泻黄散加减:炒山栀10克,石膏20克(先下),藿香10克,防风10克,生甘草6克,连翘10克,银花10克,蒲公英15克,石斛10克。7剂。水煎服,日1剂。
复诊:病情减轻,治疗有效,仍从前议。
唇风是以口唇红肿、痛痒,日久破裂流水,或脱屑皮,或有嘴唇不时瞤动为主要表现的口腔疾病,因风热湿邪外侵,或脾胃湿热内蕴,上蒸口唇所致。相当于西医慢性唇炎、剥脱性唇炎、继发感染性唇炎。《内经》最早有关于唇风的描述,称唇槁,如《灵枢·寒热病论》:“寒热者……唇槁。”唇风病名,又名唇瞤[rún]、唇颤动、唇湿等,首见于明·陈实功《外科正宗》记载:“唇风,阳明胃火上攻,其患下唇发痒作肿,破裂流水,不疼难愈。”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足阳明胃经环口唇,口唇属脾胃之外候。正如《诸病源候论》云:“脾与胃合足阳明之经,胃之脉也,其经起于鼻,环于唇,其支脉入络于脾,脾胃有风热邪气乘之,而肿发于唇。”《医宗金鉴》说:“此症多生于下唇,由阳明胃经风火凝结而成。初时发痒,色红作肿,日久破裂流水,疼如火燎,又似无皮,故风盛则唇不时瞤动。”这些都说明唇风与脾胃蕴热有密切关系。
江苏扬州市名中医张恩树认为,本病为脾胃伏火引发,治疗用泻黄散。因脾属中土,其色为黄,开窍于口,其华在唇,泻脾经之热,故名泻黄散之义,药物组成为藿香、山栀、石膏、甘草、防风。方中石膏、山栀泄脾胃伏火,防风疏散脾经伏火,藿香芳香化湿醒脾,甘草泻火和中。《内经》曰“火郁发之”,用防风散火实为泻火。治疗上又加用连翘、银花、蒲公英以增强清解脾胃蕴热,石斛滋阴润燥,上药共奏泄脾胃伏火之功。(杨爱国 郭灵龙)

来源:中国中医报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33929.html

相关推荐

各类医书上治感冒的用药

每个季节更替时都会出现气候的不稳定性变化,以致于身体机能本来就低下人常常会感冒,在这里中医中药秘方网小编汇总了各类医书上治疗常见感冒的辩证用药,经常容易发生感冒...

精品偏方 2025-10-30 0 2040

汗疱疹:渗湿清热止痒洗方

汗疱疹是春秋季最常见的皮肤病,多发于双手掌或手指侧面,初起为米粒至粟粒大小的水疱,呈半球形,疱壁较厚,稍高出皮肤表面,有分散或密集出现,肤色发红,手部多汗,自觉...

精品偏方 2025-10-30 0 2353

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的区别

最近天气渐渐变凉了,早晚温差很大,有些人开始感冒。一谈到秋天的感冒,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都会想起“秋燥”这个词,其实,一年四季的感冒,大抵...

精品偏方 2025-10-30 0 1854

风寒湿邪痹 膝关节增生性关节炎疗法

膝关节增生性关节炎是骨科临床常 见病,目前治疗多采用口服消炎止痛类 药物、关节内激素类药物注射及手术治 疗等,临床疗效常不满意。采用中药口服 加熏洗、手法按摩及...

精品偏方 2025-10-30 0 1895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