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胃痞病 理气止痛 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胃痞是中医特有的病名,泛指以患者自觉心下痞塞,胸膈胀满,触之无形,按之柔软为主要症状的病症。相当于西医中的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长期消化不良、胃下垂等疾病。中医治疗慢性脾胃病有较大优势,《黄帝内经》《脾胃论》《理虚元鉴》《证治汇补》等书对中医脾胃病的治疗思路颇有佳音。
男,60岁。诉胃脘不适5年余,近年来胃脘及两肋隐隐胀疼加重,易嗳气,纳食减少,进食稍多则胃脘胀满更甚。心悸,头晕,形体逐步消瘦,神疲体倦,四肢酸软无力。畏寒怕冷,有时口干。夜寐不安,大便稀薄,小便清长。平时恐惧不安,恐胃有癌变。胃镜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局限性黏膜上皮中度不典型增生。刻诊见:身体消瘦,面色苍白,五轮中气轮有血丝,肉轮干枯。舌体瘦,舌中凹、有裂痕,舌边色淡有锯齿,少苔色薄白。双手脉相似,寸脉沉细,关脉沉弱,尺脉迟。
辨证:四诊合参后患者属中医胃痞病,系脾胃气虚,中阳不足,加之气机失和,病程日久故引发本病。
治法:益气补中,升阳益胃,理气止痛。
诊断:(脾虚失运型)胃痞。
方药: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党参15g,炒白术12g,茯苓12g,甘草3g,姜半夏9g,陈皮12g,砂仁(去壳)10g,炒枳壳10g,竹茹12g。30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后续:患者服30剂后诸症缓解,效不改方,后续间断服药近百剂,直至饮食正常,症状完全缓解,体力如常时停药,复查胃镜示只有部分浅表病灶存在。嘱患者愈后少食辛辣油腻之物,多运动,如有复发服香砂养胃丸。
按 本病案治疗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从而达到了健脾益气,调理气机之效。古人云“补气不离四君”,患者基本病机为脾气虚,故选此方。党参甘温益气,健脾养胃为君。炒白术苦温,健脾燥湿,辅助益气助运为臣。茯苓甘淡,健脾渗湿,与炒白术合用增强健脾祛湿,为佐。陈皮与姜半夏理气化痰,降逆。炒枳壳与砂仁宽中和胃,理气止疼。竹茹清中除烦,降逆止呕,化内在痰邪。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为使。
总结:中焦脾胃为五脏六腑分布的枢机,交通上下;脾为脏属阴,主运化,主升清,喜燥恶湿。胃为腑属阳,主受纳,主降浊,喜润恶燥。脾胃是交融而互反,中焦病治疗以调整气机升降相宜;脾为百骸之母,内伤脾胃则百病由生,故患者仅脾胃有病却全身虚损不适;开方香砂六君子加减,使脾胃升清降浊功能正常后吸收水谷精微充足,气血灌注全身后则胃部创面与虚损症状痊愈。(潘林)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33804.html

相关推荐

轻搓摩脊背部宜健脾益胃

马某,女,7岁。  就诊日期:2011年8月20日。  纳差,厌食,面色冷青,自幼体弱,四肢乏肉,舌淡青,苔薄白花剥,脉细滑。  此乃脾虚胃弱,中气不足,宜健脾...

精品偏方 2025-09-13 0 1237

“黑鼻子”严重影响美观 中医调理脾胃

这是个26岁的姑娘,主要问题是。初次见到她时,整个鼻头(中医称鼻准)是黑的,远远看去就像没有洗干净,仔细一看,又像是个黑痣,没有突出皮肤的那种。漂漂亮亮的一个姑...

精品偏方 2025-09-13 0 470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