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主治慢性萎缩性胃炎气虚血瘀证 组成方解

单兆伟,1940年出生,江苏省中医院主任中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首届全国名中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师从孟河医派传人张泽生和国医大师徐景藩,长期从事脾胃病疑难病的证治研究,主要论著有《中医临证与方药运用心得》《实用中医消化病学》《中医胃肠病学》《孟河医派传人:单兆伟医疗经验集》等。
组成:黄芪20g,玉竹15g,麦冬15g,白术10g,法半夏6g,薏苡仁15g,黄芩10g,仙鹤草15g,浙贝母10g,莪术10g,白花蛇舌草15g。
功能:健脾益气养阴、清热活血化瘀。
主治:慢性萎缩性胃炎气虚血瘀证。
用法:每日1剂,分煎2次,取药液250ml,分2次口服。3个月为1疗程,连服2个疗程。
方解:单兆伟认为,气虚血瘀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病理基础,脾胃气虚为其本,胃络血瘀为其标。如《类证治裁》所说“初痛邪在经,久痛必入络……初痛宜温散行气,久痛则血络亦痹”,治疗上应着重于健脾益气、活血化瘀,这是阻断和逆转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关键。单兆伟创立芪竹二术二草汤,方中黄芪为君药,有补虚扶正、益气升阳、生精养血之功;玉竹养阴润燥、生津止渴,“主诸不足,润泽,轻身不老”(《神农本草经》),与黄芪同为君药,黄芪配玉竹可益气养阴、顾护后天之本、脾胃健运、中焦得充,则气机升降恢复,此是治病之本。半夏配麦冬取“麦门冬汤”之义,两药刚柔相济、润燥相宜、生津养胃,养阴生津而无碍胃之弊,和胃降逆而无温燥之虞。黄芩配仙鹤草,黄芩苦寒,善清胃热,仙鹤草清热化湿、活血,且可补虚,两药配伍,清热泻胃之力倍增,且仙鹤草可除黄芩苦寒败胃之弊。浙贝母合薏苡仁,化痰散结利湿。莪术活血化瘀、消痞散结,与黄芪、炒白术相合,则消补兼施、补而不滞、消而不伤正。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利湿。莪术与白花蛇舌草、仙鹤草相配可共奏防癌抗癌之功。
诸药配伍,标本兼顾,补气而不滞气,养阴而不碍胃,清热而不苦寒,活血而不留瘀,共建健脾益气养阴、清热活血化瘀之功。
加减应用:神疲乏力、气虚较重者加党参,黄芪改为炙黄芪;舌红少苔、阴伤较重者加石斛;舌苔厚腻者去黄芪、玉竹、麦冬,加苍术、厚朴;兼肝气不舒者去黄芪,加柴胡、炒白芍;胃胀明显者加炒枳壳、佛手;胃痛明显者加延胡索、九香虫;反酸明显者加乌贼骨、瓦楞子;大便干结不畅者加决明子、莱菔子。(江苏省仪征市中医院时乐整理)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33780.html

相关推荐

慢性湿疹 治疗棘手 外洗治愈

慢性湿疹病因复杂,治疗颇为棘手。采用中药外洗治疗该病lO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一、治疗方法处方:苦参60克,百部、蛇床子、益母草、防风、桂枝各30克,枳壳1...

精品偏方 2025-10-28 0 1876

气虚不能敛汗 是气的防御固摄功能减退

手术后出汗过多,西医认为是手术造成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出现出汗、怕冷、怕热、食欲减退等症状。中医认为是气虚不摄、阴虚血热、瘀血发热等原因造成。 气虚不能敛汗,是...

养生秘方 2025-10-28 0 2272

脑出血扶阳固脱并用

脑出血病情既见闭证,又见有脱证的表现,要以回阳为要,且扶阳固脱并用,方能转危为安。下面举例说明。  潭某,男,69岁,2007年11月2日初诊。患者左半身突然活...

精品偏方 2025-10-27 0 2192

中医“久视伤血”

京剧大师梅兰芳初入梨园拜师学艺时,师父说他目光无神,他就坚持跟踪观看林间飞鸟,又养鸟、放鸽子,最终使眼睛的神经肌肉得到锻炼,双目顾盼生辉,成为一代宗师。  有人...

养生秘方 2025-10-27 0 905

姜汁牛奶降血压 血脂

【方名】姜汁牛奶降血压【治法】姜汁牛奶是珠三角一带的民间传统美食,甜中微辣,对降血脂、血压.防止血栓形成及心肌梗塞等有特殊功效。【组成】牛奶 姜汁(牛奶最好选用...

精品偏方 2025-10-27 0 3202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