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中医辨证咳嗽典型案例 综观脉证判断

中医辨证咳嗽是指肺气不清,失于宣肃,上逆作声而引起咳嗽为其证候特征,咳嗽、咯痰是本证的主要症状。由于病因和机体反应性的不同,则出现相应的症状和特征。外感引起的咳嗽、咯痰大多伴有发热、头痛、恶寒等,起病较急,病程较短;内伤所致咳嗽,一般无外感症状,起病慢,病程长,常伴有脏腑功能失调的症候。
咳嗽多由感受外邪引发,亦可由内伤旧疾因新感而作者。故此《素问·咳论》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然咳嗽之证,相当复杂。俗语云:入门听咳嗽,医生眉头皱。一般而言,外感咳嗽对症下药转归易,而内伤旧疾因新感而发者,治之不得法,则久久难愈。故《医学真传》有“诸病易治,咳嗽难医”之古训。咳嗽常分以下7类治疗:
风寒犯肺:早期咽痒作咳而咳嗽声重,气急,咯痰清稀呈泡沫状,或鼻塞流清涕,苔薄白,脉浮; 若从热化,则痰和鼻涕由白转黄
风热犯肺:常见咳嗽痰黄而稠,气粗,或咽痛,口渴,或流黄涕,苔薄黄,脉浮数
燥邪伤肺:干咳无痰或少痰,鼻咽干燥,舌红干少津,脉数
痰湿蕴肺:咳声重浊,胸闷气憋,痰多色白黏稠,舌苔白腻,脉濡滑
痰热郁肺:咯痰黄稠,胸闷气促,舌苔黄腻,脉滑数
肝火犯肺:气逆咳嗽,咳引胁痛,苔黄少津,脉弦数
肺阴亏耗:干咳无痰,或见咯血,舌红少苔,脉细数。


典型案例
陈某,男,62岁,2016年12月15日诊。自述因感受风邪引发咳嗽己一年余,常咽痒咳稀白痰,遇寒加重,发作时用西药或自行服止咳药可见缓解。近一月来见腰疼酸楚,腰以下沉重,畏寒肢凉,面色浮白淡暗,梦多,晨起则见口苦、口干、口淡,不欲饮水,大便溏,溺多清长,双下肢有浮肿。诊见:形体肥胖,易汗出,少气懒言,多讲或咳喘时气短,平卧不舒,肢凉背冷,四肢畏寒,纳食差,舌淡暗苔薄水滑,舌根苔腐腻,脉沉虚滑。观前医用止嗽散,杏苏散,自拟药汤等加减应用,偶有症缓,而不缓者常有。
综观脉证判断:此乃阳虚水泛之咳喘症。治宜温阳利水,健脾益气,温肾止咳平喘。选用:真武汤《伤寒论》,三拗汤、陈夏六君《和剂局方》加减。药物有黑附片12g,白术(炒)20g,白芍(炒)20g,茯苓30g,党参30g,法半夏15g,陈皮10g,炙麻黄10g,杏仁10g,黄芪30g,丹参10g,炙甘草10g,生姜5片。3剂,每天1剂,以清水1500ml浸泡药物1小时,中火煲至500ml,早、中、晚各温服160ml。另嘱用当天药渣加1500ml清水复煲20分钟,晚上睡觉前温烫双肺愈穴、背脊以及双下肢20分钟,以不烫伤局部皮肤为度。
12月19日二诊:自述首剂药服后,当晚咯痰顺,觉周身暖和,因而和衣而寝安睡至天明,晨起知饥索食。随着3服药尽,纳食香有味,偶然咳但易咯出痰,大便第二三天排出较多黏腻物,小便转正常,浮虚之体比前轻松。舌淡苔薄白舌根滑腻,脉沉滑。效不更方,守方增损药物并加入山萸肉20g,五指毛桃50g,菟丝子(炒)20g。继续服药月余,药后,体能改善,随访一年,症偶发但很轻可控。
按:名医张氏景岳云:“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患者素来阳虚,体胖、多痰、多湿、夹寒之体,一遇外邪侵袭,则诸症蜂起。中医治病讲究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所以分析此案时认为:本例患者因感风邪伤于肺卫,本应选用祛邪散寒止咳之方药,但因使用苦寒之西药及市售寒凉止咳成药,使风寒之邪滞留机体;再者一直消炎、抗过敏、止咳、平喘,可谓是关门留寇,形成难治之症。本患者素来正气不足,肺、脾、肾三脏具虚,所以要标本兼顾,今选用真武汤旨在温阳利水(祛痰)是治病之本;三拗汤解表宣肺,止咳平喘;再合陈夏六君健脾化痰。重用参、芪,加入丹参,意在气行则血行,使该配伍加强益气活血温阳利水之剂。首剂药后症状缓解,尔后再加上复用药渣煲水温烫双肺愈穴、背脊及双下肢,此乃遵医圣张仲景之:“少阴病……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药后临床得愈。(朱伟杰 曾育林)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33487.html

相关推荐

“修身淑世”国医大师王世民

和国医大师王世民认识已有四年,不常见面,偶尔书信联络,向王老讨教中医知识、跟王老约稿写中医科普,却不曾谈过养生。此次采访有幸与王老相处四五日,养生的话虽没有多谈...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934

治中老年鼻衄单方

中老年鼻衄易反复、出血量大,有顽固性出血的倾向。除采取有效止血措施外,应同时治疗原发病的并发症,方能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现介绍一中药验方:处方:桑白皮50~10...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104

名医莆灿玲治肩周炎方

处方:独活、羌活、当归、白芍、杜仲、牛膝、秦艽、防风、川芎各10克,党参、茯苓、生地各12克,桑寄生15克,细辛2克,桂枝、甘草各6克。加减:病程较长,疼痛较重...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305

中医耳鸣 辨清“虚实”再治疗

采访专家 西安市中医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 韩斌 主任医师王教授耳鸣已经好几年了,今年年初,他听人说吃“六味地黄丸”可以治耳鸣,于是,他到药...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506

夏景富:亦喜亦忧苗医路

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在贵州省居住的苗族人口近400万,约占全国苗族人口总数的42%。苗医苗药源远流长,自成体系,深受贵州百姓欢迎,也日渐受到省...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327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