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止咳平喘 中医药对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毛峥嵘

  毛德西系首届全国名中医,临床经验丰富,善于总结,乐于传承。今将所谈之止咳平喘药对,整理于后,与同道共飨。
  生麻黄、炙麻黄 麻黄为止咳平喘的常用之品,它的止咳平喘作用是其它药物不可替代的。麻黄辛苦温,辛温可以宣肺,苦温可以肃肺,即是肺燥咳喘,也可以用它宣降肺气。毛德西对咳喘久治不愈者,喜用生麻黄与炙麻黄配伍。生麻黄力猛,宣发之力大;炙麻黄力缓,润燥之力显,两味配伍,对老人久咳气喘,以及小儿频咳不止者,止咳平喘取效快。但用量宜小不宜大,以各5克为宜。
  百部、黄芩 上世纪上海有咳喘专药“百芩片”,曾风靡一时,其主药就是百部与黄芩。不论外感或内伤咳嗽,均可应用。百部有很强的止咳作用,古书云主治“新久咳嗽”,对结核性咳嗽尤效,以蜜炙为宜。《笔花医镜》将黄芩列为“凉肺猛药”,即清泄肺热之良药。《本草纲目》记载,李时珍曾患身热咳嗽,久治不愈,后经其父指导,用一两黄芩而愈。两药配伍,以治疗偏热性咳嗽为主。一般取炙百部10~30克,黄芩10~15克。
  橘红、蝉衣 橘红功效类同陈皮,性能比较温燥,但对过敏性疾患比较好,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咽炎、过敏性支气管炎等。岳美中先生治疗咳喘的两张方子锄云止咳汤与锄云利肺汤,均有橘红,并言“橘红咳而喉痒者必用”,毛德西凡见咳嗽咽痒者,必用橘红,并配以祛风之蝉衣,使其止咳、止痒的功效更为快捷。经研究,橘红与蝉衣对呼吸道疾患,均有抗过敏的作用。两味用量以10~15克为宜。
  鱼腥草、金荞麦根 鱼腥草为治疗肺痈咳嗽成痨、痰液腥臭之良药。经近年来临床观察,其治疗肺部感染收效快,肺部阴影平均吸收时间短。凡痰多夹有浓痰者,为必用之品。金荞麦根有清肺排痰、清热解毒的功效,还具有广谱抗癌作用,是治疗肺脓疡、肺炎、肺癌的良药。两味配伍,对急性肺部感染之疾,有清热消炎、祛痰消痈、止咳平喘之良效。用量均可取15~30克。
  桑白皮、瓜蒌皮 桑白皮泻肺平喘,利水消肿,专治“肺中有水气,及肺火有余者”(《本经逢原》)。凡肺有痰火、夹水气而不消者,乃为首先之品。如清肺泻火止咳之泻白散所用。瓜蒌性寒,其皮亦然,有清热化痰之效。两药配伍,对痰热之咳嗽及喘息不安,苔黄而黏腻者,其止咳平喘祛痰作用,起效快。且对咳痰不爽者,有一剂知,二三剂显效之欲。一般用量为10~15克,重者也可用到30克。
  炙荆芥穗、炙款冬花 民间有一句俚语,说“炙荆穗,炙冬花,治咳嗽,一把抓”。荆芥,有清利咽喉之功,荆芥穗与荆芥同功,经蜜炙后,更有利于润燥利咽。款冬花为治疗咳嗽喘息之要药,与炙荆穗相合,有较强的止咳、祛痰、平喘作用。但二味均为辛温之品,只适宜于风寒或寒痰型咳喘证,特别是炙荆穗只适宜外感风寒之咳喘,对于内伤之咳喘,特别是肺燥阴虚证咳喘,则不适宜。一般用量为各10克。
  葶苈子、白芥子 葶苈子是苦寒药,泻肺热作用比较强,而且以痰热壅盛的证候为其使用指证。葶苈子含有强心甙,具有强心、利尿、抗感染的综合功效。葶苈大枣泻肺汤为治疗痰热壅盛所致痰喘的代表方剂。白芥子是辛温药,它的通窍、祛痰、散结作用比较突出。两味药一寒一温,葶苈子之“苦”可以泻肺;白芥子之“辛”,可以宣肺;寒温配伍,相反相成,对于痰热壅盛、且胶锢难咳者,此药对颇宜。一般用量葶苈子可以用10~30克,白芥子10克即可。
  桔梗、甘草 “甘草桔梗,专治喉咙。”这句俚语来源于张仲景。在经方中,有专治咳嗽上气与咽痛的桔梗汤(桔梗、甘草),也有治疗少阴病咽痛的甘草汤。在经方中,用桔梗者有七方九处,以开提肺气、清利咽喉、止咳排脓、导邪外出为功效。与甘草合用,使正气无伤。一般用量均为10克,甘草用生则清火,用炙则润燥;轻咳咽痛者,也可用此二味沸水泡饮,频频呷之。
  贝母、知母 清代龚廷贤《寿世保元》记载用二母丸治疗哮喘,二母就是川贝母与知母。知母苦寒,有清泄肺火、滋阴润燥之效;贝母苦寒,能清肺化痰、止咳平喘。二药同用,既清火润燥,又化痰止咳。合用之,适宜于肺热咳嗽或阴虚燥咳微喘者。贝母还有一个作用,就是散结消肿,可用于乳痈、疮痈、瘰疬、肺痈等。二母配伍,还可使痰核内消。一般用量以各10克为宜。
  麦冬、天冬 《张氏医通》有一名方“二冬膏”,即取麦冬、天冬各等分,水煎浓缩,加蜜收膏,不时噙咽,治疗肺胃燥热所致的咳嗽少痰、咽燥口干等。此后医家常用“二冬”治疗肺燥证咳嗽,以痰少、咽干痛、舌质红赤、舌面干燥为特征。方中天冬对肺燥所引起的痰核有软坚润燥的作用,如有“痰核”证,天冬是必用之品。一般用量为10~30克。“二冬”兼补心阴,而南北沙参兼补肝阴。
  北沙参、南沙参 北沙参与南沙参均可润肺止嗽,其性味均偏苦寒,均有养阴清肺祛痰止咳的功效,用于肺热燥咳、咳痰不爽、百日咳等,“疏通而不燥,润泽而不滞”(张锡纯语)。但北沙参润肺肃降之力强,南沙参清养肺阴之力强,两者各有所偏,对于肺阴不足、肺燥之咳嗽,常配伍使用。一般用量为10~15克,肺阴虚甚者,可用之30克。“二冬膏”亦为滋阴润肺药对,但偏于滋阴扶正,其止咳作用逊于此。
  马勃、牛蒡子 马勃与牛蒡子为普济消毒饮中之对药。马勃性平偏凉,以清肺利咽为特长,主治咽喉痛,且对肺热所致的咳血、鼻衄有效。牛蒡子性寒味辛苦,“体滑气香,能润肺又能利肺”(张锡纯语),极有利于肺气之肃降。两味配伍,对肺热(包括风热)之咳嗽、咽痛,或痰中带血者,颇为适宜。马勃可用5~10克,牛蒡子可用10~15克。马勃还可疗外伤出血,外用加压包扎即可。(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毛峥嵘)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33419.html

相关推荐

中医四诊操作规范专家共识

中医诊察疾病的方法包括望诊、 闻诊、 问诊和切诊四种 (合称 “四诊” ) , 是在历代医家长期医疗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形 成和发展起来的,...

养生秘方 2025-09-11 0 503

自服感冒药要慎重

由于感冒通常被人们视为小病,各处药店又都有治感冒的药卖,购买方便,人们便自行购药服用。还有些人认为要解除头痛及关节、肌肉疼痛,只要药量大些,药品种类多些,就可以...

养生秘方 2025-09-11 0 946

糯米与中草药配伍药治病方

糯米又叫江米.性温味甘,具有补中益气、补肺气、养胃津的功效。其可用于治疗消渴、尿多、自汗、泄泻等症。与相关中草药配伍应用.其治病就更广泛。1.糯米、藕粉、白糖各...

养生秘方 2025-09-11 0 570

政府购买中医药服务

2014年,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中医院获得财政正常补助3834万元,占该院总收入1.99亿元的19.2%,这一占比为全省各县(市、区)之最。日前,北仑区中医院院长...

养生秘方 2025-09-11 0 414

《素问遗篇》对主动隔离法的启示

中医防治疫病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大量关于疫病的记载,后世医家结合不同时代特点和疫病发生情况而不断发展总结,形成了中医独特的疫病防治理论与实践经...

养生秘方 2025-09-11 0 653

中医学八治法

以前中医中药秘方网介绍了如何“辨证”的 问题,现在就要来谈谈如何“论治”的问题了。关于“论治&rdq...

养生秘方 2025-09-11 0 365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