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反复咳嗽,咯痰,气促,二陈汤的加味方

苏某,男,70 岁,1993年 12月17日初诊。

反复咳嗽、咯痰、气促10年,再发1月。患者 每年冬春季节发病,时重时轻。1月前因受凉后又出 现咳嗽、气促、喉中痰鸣、咯白色泡沫痰,经中西药 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诊见:咳嗽、气促、咯白色泡沫样痰,量多,伴胸胁作痛,乏力,纳呆,便溏,舌淡、苔白腻,脉弦滑。查:BP22.7/12.7Kpa,胸部X 线摄片示:双肺纹理增粗,肺气肿。血常规检查正常。中医诊断为咳嗽,证属痰湿蕴肺型。治宜健脾燥湿,止咳化痰。处方:茯苓、麦冬各12g,陈皮、法半夏、钩藤(后下)各10g,麻黄1.5g,川贝母末3g,炙甘草6g。每天1剂,水煎服。连服 5 剂后,咳嗽减轻,痰量减少。守原方加北沙参15g,五味子6g,续服15剂,咳嗽、气促、咯痰等症状消失。随访1年未见复发。

【组成】 茯苓12g,麦冬12g,陈皮10g,法半夏10g,钩藤(后下)10g,麻黄1.5g,川贝母末3g,炙甘草6g
【功效】 健脾燥湿,止咳化痰。
【主治】咳嗽、气促、咯白色泡沫样痰,量多,伴胸胁作痛,乏力,纳呆,便溏,舌淡、苔白腻,脉弦滑。属痰湿蕴肺,兼有肝火犯肺(木火刑金)。
【组方原理】 肺主气,司呼吸,外合皮毛,受伤则咳。风寒侵袭于皮毛,从其所合而内入于肺,导致寒邪积于胸中使肺气上逆之咳嗽不已,脾虚挟湿而化成有形之痰随咳而出。本方为二陈汤的加味方,所主治证属痰湿蕴肺,兼有肝火犯肺(木火刑金),治疗时只在原用的二陈汤中加用钩藤,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本草汇言》载 “钩藤,祛风化痰……其性捷利”。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钩藤不仅有镇静、降压的作用,而且有较强的化痰解痉作用。咳嗽虽属肺系病变,但病因较为复杂。《素问?咳论篇》载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此证虽痰湿蕴肺,但兼有肝失调达,气郁化火,气火循经上逆犯肺,故用钩藤清热平肝而不燥,化痰止咳而不留伏邪,使痰湿得化,肺气得清,咳逆自平。钩藤性甘、凉,具有清热平肝、熄风定惊之功效。《本草纲目》载有“钩藤,手、足厥阴药也,足厥阴主风,手厥阴主火,惊见痫眩运,皆肝风相火之病,钩藤通心包于肝木”。沈师认为钩藤虽入肝、心两经,为熄风平肝之要药,然在咳喘病中,时常可见肝火犯肺,木火刑金之证。治疗时应兼顾平肝泻肺,此时若巧用钩藤,不仅能平肝,而且能清肝火化痰,可谓一箭双雕。沈师在长期临床中运用钩藤止咳化痰,辨证准确,用药得当,每获良效。
【加减运用】轻度外感咽痒加荆芥10 g;咳甚,加冬花10 g;痰黄粘稠,加金银花20 g,鱼腥草10 g;汗多,麻黄易为麻黄根,加浮小麦15 g。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33289.html

相关推荐

临证常遇急性扭挫伤 外敷方

生栀子粉外敷,具有消肿止痛、化瘀、活络、抗炎、抗渗出之功效,治疗各种跌扑损伤、急性挫扭伤后局部肿痛,起效快,疗效显著,临证常遇急性扭挫伤患者,每每使用此方,均获...

精品偏方 2025-10-28 0 1316

补虚正气粥

【原料】 炙黄芪20克,党参10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 【制作工艺】 将黄芪、党参切片,用清水浸泡40分钟,按水煮提取法,提取黄芪、党参浓缩液、30毫升...

精品偏方 2025-10-28 0 1952

气虚不能敛汗 是气的防御固摄功能减退

手术后出汗过多,西医认为是手术造成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出现出汗、怕冷、怕热、食欲减退等症状。中医认为是气虚不摄、阴虚血热、瘀血发热等原因造成。 气虚不能敛汗,是...

养生秘方 2025-10-28 0 2272

古老的养生方式 膏方进补

膏方进补是我国古老的养生方式,在我国有近两千年历史。早在《黄帝内经》中即有膏方记载。现代膏方以其确切效果、方便食用而越来越受到忙碌、压力大的现代人的欢迎,开展膏...

养生秘方 2025-10-28 0 2012

金杰运用加味四妙散经验拾萃

金杰教授从 1999 年至今一直从事临床教学科 研工作, 善于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诊断治疗精神、 神 经及心理障碍性疾病, 临床疗效显著。笔者有幸跟 随金杰教授临...

秘方方剂 2025-10-27 0 1499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