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受凉出现发热畏寒出汗 补肺健脾益气固表

汗是阳气蒸化津液,出于体表而成。汗为心液,属五液之一。正常出汗是机体功能活动的表现,生理性的汗液排泄可调节机体阴阳平衡。凡异常出汗者皆属于中医的“汗证”。汗证是指由于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导致汗液外泄失常的一类病症。中医古籍对汗证描述很多,如根据出汗的特征不同可分自汗、盗汗、战汗、脱汗、黄汗等,根据出汗部位分为头汗、五心汗、腋汗、手足汗、阴汗、偏沮等;根据出汗的特征不同可分自汗、盗汗、头汗、手足心汗、黄汗等。营卫不和、阳明热盛、阳明热结、湿热互结、肾阳虚弱、水气互结、肝阴亏虚、少阳开阖不利、火郁、阴阳两虚等病因都可以造成汗证。多用补气、固表、滋阴、降火等方法综合治疗。
本人根据长期临床摸索,总结治汗三法,屡收良效,简述如下,以供分享。
补肺健脾 益气固表
适用于素体气虚、年老体弱、病后体虚者。因其肺脾气虚,肺失宣发开阖之功,脾失运化输布之职,肌表失养,腠理不固,营卫不和,汗液外泄。症见疲倦乏力,短气懒言,动则汗出,面色少华,舌淡苔薄,脉细弱。治法补肺健脾,益气固表,方用玉屏风散合参苓白术散加减。
典型病例
患者,女,65岁,2011年12月1日,初诊。
自诉平日易于感冒,2月前因受凉出现发热畏寒出汗,伴鼻塞流涕,稍咳嗽咳痰,经西医治疗后,发热、畏寒、鼻塞等症状消失,但唯汗出未见明显改善。现症见:汗出活动后尤甚,体倦乏力,纳差,稍头晕,夜寐可,二便调,面色少华,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有冠心病,高血压病史,四诊和参,此乃肺脾气虚,表虚失固,营卫不和,汗液外泄,治以补肺健脾、益气固表之法,方用玉屏风散合参苓白术散加减。
处方 黄芪30克,防风10克,白术10克,茯苓15克,党参15克,山药20克,砂仁10克,陈皮10克,麻黄根10克,浮小麦15克,甘草6克, 10 剂,水煎服,日1剂。
十天后复诊,汗出即止,精神提升,继以补中益气汤调之。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33137.html

相关推荐

健胃固肾 润肺生津 山药金糕

主料山药粉300克。  配料豆沙100克,面粉100克。  调料白糖150克。  制作将山药粉加入面粉和水揉匀,搓成粗细均匀的长条,分成16个面团。将豆沙放在盘...

养生秘方 2025-10-26 0 1609

慢性肾病伴发发热 中医辨证方药

慢性肾病,尤其是慢性肾功能衰竭、肾病综合征患者,如果伴发发热,治疗较为棘手,而根据中医辨证理念,同病异治,处以不同的方药,均可收到较好的疗效。  案1朱某,男,...

精品偏方 2025-10-25 0 1901

肺癌开玄府以化浊毒 治则撮要

国医大师李佃贵是河北省中医院名誉院长,从医50余年,独创了浊毒理论,其应用已从消化系统疾病逐步延伸至呼吸、脑病、皮肤病、内分泌、风湿免疫等各系统疾病。笔者有幸侍...

精品偏方 2025-10-25 0 1449

吃梨改善秋燥 润肺止咳

秋风又有“贼风”之称,会在人们精神意识放松的时候侵入人体,并给健康造成不利。应对急劲的秋风关键在于睡觉时要关好窗户,防止风邪侵入人体。中...

精品偏方 2025-10-25 0 2114

脾肾相助 补肾离不了健脾

脑为髓海,肾主藏精生髓。肾虚精髓不足,髓海失养而头脑空痛,眩晕耳鸣。肝肾同源,肾气虚者,往往肝血不足,肾阴亏者,易致肝阳上亢;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先天亏...

精品偏方 2025-10-24 0 2103

大寒节气推荐药膳:扶阳汤

大寒,这个节气一听就比小寒厉害多了,好歹它是二十四节气里最后压轴出场的。既是压轴的,一出场就是虎虎生威,自带王者风范。你可能要问了,我怎么看不见大寒的王者风范呀...

养生秘方 2025-10-23 0 1753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