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防感冒燥咳

白露已过,秋意渐显。中医认为,秋季天高气爽,多旱少雨,此时主气为燥,燥邪当令。立秋至秋分,夏日暑热尾气未消,湿邪燥邪合并伤人,称为温燥;秋分后,天气转凉,寒邪与燥邪结合伤人,则称为凉燥。

在干燥的气候环境中,人体易由此产生诸多津亏液少的“干燥症”,如便秘、感冒燥咳、情志抑郁等,这些病症极易导致心脑血管病复发。有资料表明,50%以上的中风患者在秋末发病。因此,根据秋季的发病特点,心脑血管病患者尤宜重视防秋燥,“燥者润之”,努力避免秋燥伤人。

防便秘:

对于心脑血管病患者来讲,大便秘结会使腹部胀气,膈肌抬高,心脏血液回流受阻,使患者出现不适。用力排便时,体循环压力增加,有突发心脑血管病的风险。秋季天气干燥更宜多饮水,有利于排便。食物不能过于精细,应增加纤维素含量较多的蔬菜和水果,适当摄取粗糙而多渣的粗粮,如薯类、玉米、标准粉等。富含油脂类的食物、蜂蜜、核桃肉、黑芝麻、松子仁等都有利于本病的预防和治疗。身体较壮实,但时有身热、口干口臭、舌苔黄燥者,可选中成药麻子仁丸、青宁丸等。要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每天固定时间排便,不要抑制便意。

防感冒燥咳:

秋季寒暖反复无常,使人防不胜防。且秋季空气干燥,可使气管、喉、肺等呼吸道弹性降低,纤毛活动减少,排出异物的功能减退,使得“燥邪”易于犯肺,因此秋季是感冒咳嗽的多发季节。如果心脑血管病患者在这方面疏忽大意的话,就很容易引发原有疾病。有心脑血管病的人不宜“春捂秋冻”,应及时根据气温下降增添保暖衣物。《内经》指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平时坚持适度锻炼,以微微汗出为度,可增强体质,御燥抗病。用两手中指或食指点按迎香穴(在鼻翼外缘中点旁约0.5寸,鼻唇沟凹陷处),有助于保持鼻腔湿润,预防感冒。注意控制饮食,吃得清淡些。
(钱琦)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32862.html

相关推荐

咳嗽声音透露疾病证型

“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呼吸内科的梁爱武副主任医师表示,肺部疾病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发生证型的转变,比如气候、饮食等原因。有时,因为风寒而感...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968

育婴金丹治疗小儿感冒发烧,头疼头晕,痰喘气促,风火顿嗽,呕吐痰涎,口燥舌干,咽喉肿痛,小水赤黄,隐疹不透。育婴金丹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育婴金丹的秘方制作方法,育婴金丹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小儿感冒发烧,头疼头晕,痰喘气促,风火顿嗽,呕吐痰涎,口燥舌干,咽喉肿痛,小水赤黄,隐疹不透。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育婴...

VIP秘方 2025-09-10 0 571

咳嗽

咳嗽是每个人终其一生迟早都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遥想“非典”时期,公共场所人们对咳嗽的声音何其敏感,唯恐避之不及。但咳嗽确实无论如何也无法...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926

夏日感冒多暑温,暑湿,服用三仁汤

某男,42岁。因感冒在卫生室扎针输液7~8天后,感冒基本好转。因天热贪食,第二天头昏、胃胀满、精神不佳等。以为感冒复发,按感冒治疗多日不见好转。后服用健胃消食片...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406

预防感冒 晚上喝碗姜枣汤

生姜和大枣配伍能够增强人体抗寒能力,预防感冒,晚上喝碗姜枣汤好处很多。具体办法:取大枣10枚,生姜5片煮汤,每晚临睡前服即可。生姜长于发散风寒,化痰止咳。  对...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612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