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暑热侵袭(高热伤津,大便秘结)阳暑证验案

暑热侵袭(高热伤津,大便秘结)阳暑证验案
  张男,20岁,1982年7月29日就诊。患者述曾在田间烦劳数日,此后即感头晕、头疼,肢困乏力,发烧,体温39.8℃,经某医诊治,肌肉注射安基比林不验,又给补液加氢化可的松等药物,体温降至37.5℃,停药后体温又复升至40℃,曾注射柴胡针和用其他退热药不验,体温持续3日升降返复不定,头疼、头晕,心烦欲呕。而来求中医诊治。舌质红、苔薄腻微黄,脉数有力,皮肤灼热,头疼心烦欲呕,腹微胀,无压疼,大便秘结3天未解,体温40℃。
  诊断:暑邪伤津型感冒。
  辨证:暑邪侵袭,化燥伤津。
  治则:宜解表清暑、通腑泄热,佐以芳香化浊。
  处方:石膏清凉饮加减。生石膏60克,连翘20克,细辛6克,麦冬15克,生地30克,荷叶50克,草果12克,槟榔12克,藿香15克,大黄30克(后下),芒硝(冲服)12克。1剂。水煎服。
  二诊:患者自述,上药服第1煎泻下2次,初次鞭便,2次稀便,立即煎服第2煎,服后泻下1次,泻后腹部舒畅,呕止,烦消,脉静身凉,舌苔退,黄色消失,诸症皆除,体温已恢复正常,恐死灰复燃,又以原方去大黄、芒硝,加知母12克。1剂水煎服,以清热养阴善后。10日后随访未见复发。
  第一例因暑热过盛发病急,曾用西药高热不退,而重用石膏以清气分之热为主,次以解表而退热。第二例因热伤元气,复与冷浴,又遇气候突变寒凉,而挟有寒湿,故出现微恶寒和四肢关节疼痛,所以用石膏清凉饮以清气解表,加川羌、香薷以散湿邪,加葛根解肌以除烦热。第三例因高热已降余邪未尽,同时气阴耗伤太甚,故用石膏清凉饮重用麦冬、生地益阴保津,使伤耗之气阴得以补充,而热自除。第四例发于酷暑季节,昼日炎暑伤津,毛窍空虚,感受暑热之邪。虽用安基比林发汗退烧,但邪不随汗解,则发热愈甚,持续不退。证属表证未罢,里热蕴蒸,伤津耗液,而致心烦欲呕,大便秘结。故以石膏清凉饮加大黄、芒硝,通里泻热兼化湿浊,通下以除腑中结热,则热去,呕止,烦消;其次以麦冬、生地、知母滋阴善后,使耗伤之津液得以补充。(郭俊田)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32539.html

相关推荐

治疗足部多汗症验方

药物组成:枯矾25 克,轻粉10克,滑石粉30 克。 使用方法:将枯矾、轻粉分别研成细粉,与滑石粉混匀,装瓶备用。晚临睡前以温开水洗脚,擦干,取适量药粉用手反复...

精品偏方 2025-09-12 0 1501

《大国医王孟英》读后

王士雄(1808—1863),字孟英,浙江海宁盐官人。王孟英在温病学领域建树颇丰,著《温热经纬》一书,与叶桂、薛雪、吴瑭并称为清代温病四大家。对于王...

养生秘方 2025-09-12 0 907

国医大师路志正的持重观

路志正先生是首届国医大师,悬壶至今七十余载。路志正多年前创造性地提出“燥痹”“产后痹”等新的病名和系统的辨证论治...

养生秘方 2025-09-12 0 938

脾胃虚弱多吃高粱

高梁,其味汁、涩,性温,入脾、胃经,具有健脾和胃、温中消积的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便溏腹泻等人群。高梁的尼克酸含量虽然比玉米低,但为游离型,更易被人休...

精品偏方 2025-09-12 0 1761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