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桑叶10g,菊花10g,连翘15g,白茅根30g,蝉衣5g,青蒿10g(后下),防风10g,甘草5g
【功效】疏散风热,清虚热。
【主治】外感发热之低热。
【组方原理】外感发热是指感受六淫之邪或温热疫毒之气,导致营卫失和,脏腑阴阳失调,出现病理性体温升高,伴有恶寒、面赤、烦躁、脉数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外感病证。外感发热的病机是外邪入侵,人体正气与之相搏,正邪交争于体内,则引起脏腑气机紊乱,阴阳失调,阳气亢奋,或热、毒充斥于人体,发生阳气偏盛的病理性改变,即所谓“阳胜则热”的病机。外感发热的病理性质为阳气亢奋,即属热属实。其不同的病变和临床表现,则是由感邪的性质和病邪作用的脏腑部位所决定。如病邪影响发病,火热之邪为病,热变较速,发热为主;湿热为病,其性粘滞,病变多留恋中下焦;风寒为病,则有郁而化热的过程;疫毒为病,起病更急,传变更快,热势更甚。外感发热,古代名之为“发热”、“寒热”、“壮热”等。外感发热的表现形式较多,但体温升高、身热、面红、舌红、脉数等是其基本临床特征。外感发热起病急骤,热型有发热恶寒、但热不寒、蒸蒸发热、身壮热、身热不扬、寒热往来、潮热等。发热时间,短者几日即退,长者持续10余日或更长时间热势不解。常伴口干烦渴,尿少便秘,舌上少津等热伤津液之症。除发热外,必伴随有病变相关脏腑功能失调的症状,如咳嗽、胸痛、胁肋胀满、便秘、泄泻、小便频急等。本条介绍沈师治疗体质虚弱的人感受外邪后,以发热为主要表现,多见低热,可伴有咳嗽、咳痰、鼻塞、头晕等症状。
虚弱体质之人外感风热后,一般不会高热,单纯疏散风热,易余邪清除不尽,宜疏散风热与清虚热并举。方中桑叶、菊花、连翘、蝉衣、防风疏散风热;白茅根清热凉血利尿,清血分之热,且使热从小便去;青蒿清虚热效果著;甘草调和诸药。
【加减运用】低热甚者,加地骨皮;头晕者,加蔓荆子10g;有外感者,加柴胡10g 黄芩10g 钩藤10g;舌红甚者,加灯芯草5札;伴咳痰者,加桔梗5g 浙贝10g。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