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清气退热法

外感发热,汗出不解,病邪传里,初步在肺,表现为身热持续,不恶寒,进一步到胃,表现为反恶热,午后热势增高,均伴口渴引饮,舌苔薄黄,脉象滑数,特别是邪热入胃,脉转洪大,渴欲冷饮。这时候不能再用发汗,汗后有阳亢阴竭的危险;也不可早用养阴,防止阴遏阳伏的病变。在肺用银翘散去豆豉、荆芥加石膏,在胃用白虎汤,概称清气退热法。该方法主要是采用微辛甘寒的药物,一方面保持津液,一方面使热邪仍从肌表缓缓透泄。故白虎汤虽然不是解表剂,但服后自然地汗液畅泄,热随汗解。伤寒和温病过程中,这种证候最为多见,温病书内叙述尤详。
表邪传里后的发热属于里热,主要用清法,清法中分甘寒和苦寒。比如里热出现心烦、错语等症,不是甘寒所能胜任,便用黄连解毒汤等苦寒剂适宜。甘寒和苦寒的性质、作用不同,前者能使邪从汗解,后者则使邪从下泄;前者主清肺胃之热,后者则泻三焦之火;并且甘寒能生津,苦寒反从燥化而伤液。所以使用时必须分辨,尤其在发热初期,不宜早用芩、连之类。(清·秦伯未)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32318.html

相关推荐

中医将中暑称之为暑症 清热防暑食疗方

中医将中暑称之为暑症,常表现为身热烦躁、气喘气短、头昏头痛、大汗淋漓,重者甚至昏迷不省人事。夏季喝粥防中暑,对有热症者用清利邪热,伤津者益气生津,即能补中益气,...

精品偏方 2025-09-14 0 854

冬季脾气大多吃理气食物

冬季容易引起人们上火脾气大,中医将容易发怒称为“善怒”,应属于疾病的范畴。中医理论认为,善怒主要与肝有关。主要为肝郁气滞,肝火上炎,脾虚...

养生秘方 2025-09-14 0 1500

坚持中医思维,做有底气中医人

近日有幸拜读了全国名老中医熊继柏的中医真谛访谈录,感受颇丰,书中熊老指出要当中医上工必须具备中医思维,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丰富的临证经验和敏捷的思维反应。中医要...

养生秘方 2025-09-14 0 1041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