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咽喉发痒咳嗽不止 金银花方解

梁万发,男,汉族,1945年出生,四川省成都市双流人,毕业于成都中医学院(现成都中医药大学)医疗系,四川省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主任中医师、教授,成都市名中医。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50年,临证擅治肺胃系疾病,先后发表论文40余篇,参编著作1部。
组成:金银花20~30g(后下),连翘20~30g,桔梗10~20g,蜜桑白皮10~15g,蜜枇杷叶10~20g,紫苏叶3~6g(后下),杏仁6~10g,蜜紫菀10~15g,蜜冬花10~15g,蜜白前根10~15g,射干10~15g,浙贝母10~15g,法半夏10~15g,白茯苓10~15g,生甘草6~10g。
功效:疏风清热,宣肺散寒,化痰止嗽。
主治:风热夹寒,或风寒夹热,搏击肺咽之咽喉发痒,咳嗽不止,痰液清稀状如风泡,咽壁微红充血,舌质淡红,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浮或浮缓或浮弦或浮数。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药液混合,共450毫升至600毫升,日服3次,每次服150毫升至200毫升。
方解:咳嗽之为病,或为风寒,或为风热,或为风燥,或为痰湿,或为痰热,或为湿热,或为肝火犯及肺咽,肺之宣降失调,生痰而为咳嗽也;或肺阴亏损,肺失濡养而生咳也;或为五脏失调,生水生湿、生痰犯肺致咳。
方中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桔梗、桑白皮、枇杷叶宣肺止咳、疏风清热,紫苏叶、杏仁疏风散寒、宣肺止咳,诸药寒温共济、平调阴阳,共为君药。蜜紫菀、蜜冬花、蜜白前根温润止咳、降气祛痰,射干降气豁痰,浙贝母清热软坚化痰以利喉咽,五药助君药化痰止咳,而为臣药。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方中半夏燥湿化痰以实脾,茯苓利水祛痰以悦脾,二药共同化湿痰、和脾胃,为佐药。甘草在方中制金银花、连翘、桔梗、桑叶之寒凉,又防紫苏、杏仁之温散,又助冬花、紫菀、白前润肺止咳,再助射干、浙贝母化痰散结,调和诸药,故为使药。据现代药理实验研究发现甘草有抗炎、抗过敏,解诸药之毒,保护肝脏的作用。
加减:若久咳、顽咳、咯痰清稀,状如风泡,咽喉水肿充血,则去银花、连翘、射干、浙贝母,加五味子、乌梅、细辛,以敛肺止咳。若咳嗽痰稀,呼吸不畅,宜加蜜麻黄绒,以宣肺降气、止咳化痰。咳嗽痰多、痰质清稀者,宜加陈皮以理气化痰。(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学校李欢成都高新区中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梁波整理)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32110.html

相关推荐

含“灵宝”的中医方剂

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地名就有千千万,因此研究地名也成为一门学问。要说最与道家结缘的,与中医关系最密切的地名,非灵宝莫属。  “灵宝”...

养生秘方 2025-10-28 0 1289

阑尾炎治疗方法2

【组成】生大黄、红藤、蒲公英、厚扑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用大黄、红藤清热活血,消痈排脓,合以附子温阳散滞,祛邪与扶正,同时兼用,为其配伍特点...

精品偏方 2025-10-28 0 2461

临证常遇急性扭挫伤 外敷方

生栀子粉外敷,具有消肿止痛、化瘀、活络、抗炎、抗渗出之功效,治疗各种跌扑损伤、急性挫扭伤后局部肿痛,起效快,疗效显著,临证常遇急性扭挫伤患者,每每使用此方,均获...

精品偏方 2025-10-28 0 1316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