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流感腺病毒肺炎支原体 导致发烧咳嗽 中医治方

今年秋冬以来,甲型流感病毒、腺病毒、肺炎支原体等盛行,导致发烧咳嗽患者骤增。笔者在社区门诊应用中医药治疗多例外感发热,效果良好。现总结经验如下。
风寒表证
主要症状:恶寒发热,无汗,鼻塞流涕,打喷嚏,头痛,舌苔薄白,脉浮略紧。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解表。
方剂:荆防败毒散。
注意事项:1.需轻煎频服。先将中药饮片用凉水泡20分钟,然后煎煮20分钟倒出,为第1煎,再添水煮20分钟倒出,为第2煎,第1煎与第2煎合在一起,分4~6次喝完,然后覆被休息,待汗出则表解热退。2.本方用于发热初起,若发热日久不愈,则不适用。
案1 孙某,男性,44岁,因“恶寒发热半天”于2023年11月27日就诊。患者恶寒发热,无汗,头晕心悸,咽痒咳嗽,体温38.5℃,咽部微红,扁桃腺稍大。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数。
诊断:感冒(风寒表证)。
方用荆防败毒散加减:荆芥穗10g,防风20g,柴胡10g,前胡10g,羌活10g,桔梗12g,枳壳6g,薄荷12g,甘草6g。1剂,水煎,频服。次日早晨热退,诸症消失,体温正常。下午发热又起,伴有恶寒、鼻塞、流涕、咳嗽,痰白黏带血。守上方加炒杏仁12g、炙紫菀10g、金银花15g。3剂而愈。
风寒化热证
主要症状:发热,不恶寒,无汗或微汗,咽痛,咳嗽,甚则痰中带血,口干喜饮,小便黄,大便干,舌红苔微黄,脉洪数。
治法:清解肺热。
方剂:银翘散和升降散合白虎汤。
注意事项:1.改方亦需轻煎频服。2.风寒化热亦可用银翘散。3.本证体温往往能突破40℃,届时当配用羚羊角粉0.3g/次,1日3次,用汤药冲服。
案2 张某,男,14岁,因“发热7天”于2023年10月28日就诊。患者1周前出现发热,服用布洛芬、阿奇霉素、小柴胡颗粒等药后热退,但多次反复。就诊时仍39.8℃,咽痛,咳嗽,头痛,不恶寒,精神萎靡。咽红,双扁桃腺三度肿大。舌红,苔黄略厚,脉数。
诊断:冬温(风寒化热)。
方用银翘散加减:金银花25g,连翘10g,牛蒡子10g,桔梗12g,芦根30g,薄荷10g,白僵蚕18g,蝉蜕10g,片姜黄6g,酒大黄3g,生石膏50g,甘草10g。2剂,水煎,频服。2剂热退,未反复。
暑湿内伏
主要症状:发热反复不愈,咽痛,咳嗽,腹痛,恶心呕吐,舌红,满布白厚腻苔,脉濡数。
治法:化湿解暑,透热外出。
方剂:新加香薷饮合升降散合六一散。
注意事项:1.本证体温也会屡屡超过39℃,必要时需要配用羚羊角粉冲服。2.化湿不可温燥过度,可用荷叶、青蒿、厚朴花、扁豆花等药物。3.暑伤元气,病程日久者需加党参扶正。
案3 刘某,女,9岁,因“反复发热1个月”于2023年12月4日就诊。患者1个月前出现发热,被医院确诊为肺炎支原体感染,多次使用阿奇霉素、克林霉素、罗红霉素以及退烧药等,1个月来发热反复,现体温仍可升至39℃以上,不咳嗽,无咽痛,自觉燥热、有汗、喜凉,毫无食欲。舌质红,苔白厚腻。
诊断:伏暑(暑湿内蕴)。
方用新加香薷饮加减:金银花18g,连翘6g,香薷9g,厚朴6g,僵蚕15g,蝉蜕6g,片姜黄4g,酒大黄2g,滑石15g,生石膏25g,炒扁豆10g,芦根15g,党参10g。2剂,水煎,频服。1剂即热退。后期遗留咳嗽,用桑菊饮加减而愈。
案4 安某,男13岁,因“发热5天”于2023年12月4日就诊。患者11月30日出现咽痛、咳嗽、腹泻,自服杏苏止咳口服液,药后仍然发热、咳嗽,后又服麻杏石甘汤合小柴胡汤,1剂后汗出热退,遂去上学。12月4日下午突然恶寒,手脚冰冷,频繁呕吐,头晕头痛,体温40.2℃。舌质红,周边少苔,舌心黄厚腻,脉滑数。
诊断:伏暑(湿热化火)。
方用新加香薷饮加减:金银花30g,连翘10g,香薷10g,厚朴10g,炒扁豆15g,僵蚕25g,蝉蜕10g,片姜黄6g,酒大黄6g,滑石18g,生石膏50g,荷叶10g,党参10g,桔梗12g,羚羊角粉0.9g(分三次冲服)。2剂,水煎,频服。当夜便热退身凉,诸症减轻,大便1日2次,舌心仍黄腻。后又因上学过早出现3次发热,均守上方减量服用而热退,舌苔变薄。后期遗留咳嗽,用桑菊饮而愈。
气阴两伤证
主要症状:发热,有汗,周身酸痛无力,咳嗽,咽干,舌红无苔,脉数无力。
治法:清暑益气,养阴退热。
方剂:王孟英清暑益气汤。
注意事项:1.本证常见于肿瘤放化疗后或有严重基础病的患者。2.发热初起即舌光红无苔或舌苔花剥,切不可照常规予以汗法。
案5 张某,女性,42岁,因“发热1天”于2023年11月28日就诊。恶寒发热,周身酸痛,体温38℃,自服1剂荆防败毒散后恶寒减轻,发热未退。今日头痛体倦加重,咳嗽,痰少带血丝,舌红无苔,脉数。
诊断:伏暑(气阴两虚)。
方用王孟英清暑益气汤加减:党参15g,生石膏30g,知母10g,黄连3g,石斛10g,麦冬10g,荷叶10g,僵蚕15g,蝉蜕10g,片姜黄6g,酒大黄2g,甘草6g。2剂,水煎,频服。1剂即热退,2剂后诸症皆愈,并无遗留咳嗽。
肺热咳嗽
主要症状:咳嗽,痰黏,不易咯出,咽痛,舌红苔薄,脉浮数。
治法:清肺止咳。
方剂:桑菊饮加川贝。
注意事项:1.本方亦需轻煎频服。2.不可因为痰黏而少而误服滋阴药。3.若舌苔白腻者可加入藿香、佩兰、枇杷叶等药。
案6 患儿,女,4岁,因“发热后咳嗽2天”于2023年12月1日就诊。患儿数日前发热,经输液后热退,现咳嗽不止,甚则呕吐。舌红苔薄,脉数。
诊断:咳嗽(肺热证)。
处方:桑叶6g,菊花6g,桔梗9g,芦根12g,杏仁9g,川贝母3g,甘草3g。5剂,水煎服。服药后咳嗽逐日减轻。(孙世辉
河北大学中医学院)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32037.html

相关推荐

发展中医药旅游 中医动画片 中医中文

广东东莞一家原创动漫公司通过与国内中医药企业的合作,打造国内首部以中医药为题材的动画片。样片将在本届漫博会上首次亮相,首期26集成片预计将明年推出。这是一部名为...

养生秘方 2025-10-29 0 2201

从肝虚辨治方药应用

肝经之行,从足贯顶,经足腿,环阴器,抵小腹,夹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上注肺,循喉咙之后,上入喉头及鼻咽,连目系,出额下颊,会头顶,抵绕唇内。胆经之行,从...

养生秘方 2025-10-29 0 2406

喉痹,慢性咽炎 行气化痰散结治方

廖某,男,60岁,教师。门诊号:004002。咽喉部反复不适 10年,加剧1月。10年前患者始感咽部干燥不适,时有异物感如鱼刺,或如炙肉,干咳。口服螺旋霉素等药...

精品偏方 2025-10-29 0 2525

小儿肺热咳喘颗粒的应用

小儿肺热咳喘颗粒(口服液)主要 由金银花、连翘、板蓝根等组成,具有清 热解毒、宣肺止咳、化痰平喘的功效。该 药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并有促进肺炎症 吸收、解除气管痉...

精品偏方 2025-10-29 0 1512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