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翘荷四逆散治鼻窦炎案 耳鸣案

全国名中医吴光炯是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长期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擅长中西医汇通治疗疾病。笔者有幸随师侍诊,并整理总结其临床应用翘荷四逆散经验,现介绍如下。
翘荷四逆散解析
翘荷四逆散是由翘荷汤及四逆散合方而成,吴光炯常将两方合用治外感热病合并气机不畅证。翘荷汤出自《临证指南医案》,由吴鞠通整理而得,收录于《温病条辨·上焦》。原方由“薄荷,连翘,生甘草,黑栀皮,桔梗,绿豆皮”组成。治燥气化火、清窍不利诸症。四逆散来源于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少阴病,四逆……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由柴胡、芍药、枳实、甘草四味药组成,起调和肝脾,舒畅气机之功。将两方合用,体现了吴光炯深谙中医基础理论及现代医学知识。
明·方以智认为中西学术间存在差别,应“随闻随决、随时录之,以俟后日之会通”,吴光炯认可中西医学术会通,发现中西医之间存在诸多融合点。例如肺主气,开窍于鼻,外感后,出现鼻塞流涕、出汗、耳鸣等症。与现代解剖学对于咽鼓管的认识具有相似性,咽部的炎症可通过咽鼓管而导致类似的症状出现。正是通过对中西医汇通的深入认识,吴光炯对于疾病的认识及方药的选择,具有自己的独特性,翘荷四逆散由此而产生。
典型医案
医案一 鼻窦炎案
赵某某,女,28岁。2018年7月11日初诊。因“鼻塞、咽痛3天”就诊。2年余慢性鼻窦炎病史,此次3天前因外感后,感鼻塞加重,伴有咽痛、汗出,血常规检查未见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口服抗生素治疗无效,遂就诊于中医门诊。刻下:鼻塞,咽痛,汗出,不恶寒,四肢不温,腹胀,纳差,二便调,月经量少,周期正常,舌质淡、苔薄黄,脉浮。
诊断:(外感风热,气机不畅型)鼻窒。
予翘荷四逆散加味:连翘15g,薄荷10g(后下),炒栀子10g,炒黄芩10g,竹柴胡10g,枳壳10g,桔梗10g,甘草9g。6剂,水煎服,每日1剂。
7月18日二诊:服用6剂后,鼻塞、咽痛明显改善,守上方继续服用5剂,电话随访,诸症消退而愈。
按此乃外感后,出现鼻塞、咽痛等症,因其舌苔薄黄,脉浮,辨为风热外感;外感后,上犯于肺,肺开窍于鼻,清窍不利而感鼻塞;肺脏受邪,气机不畅,胃失和降,运化失常即感纳差、腹胀;吴光炯选翘荷汤四逆散加减治疗。方中以连翘、薄荷为君,配伍炒栀子、炒黄芩疏风清热、清利诸窍。栀子及黄芩炒制后,可防止其寒凉太过,损伤脾胃;纳差、腹胀则为气机不畅,配伍四逆散,调畅气机,选竹柴胡,取其擅治外感之义。诸药合用,共奏疏风利窍,宣畅气机之功。
医案二 耳鸣案
廖某华,男,46岁。2018年8月17日初诊。因“突发耳鸣1周余”就诊。1周余前出现耳鸣,耳闷不适,以左侧为著,听力正常,曾就诊于五官科门诊,听力学检查未见异常,头颅CT:未见异常,经治疗后症状未见改善,伴有流涕,咽痛,遂就诊于中医门诊。刻下:耳鸣、耳闷,流涕、咽痛,四肢不温,肢体困倦,饮食欠佳,情绪不良,二便调,舌红、苔薄黄,脉滑。
诊断:(外感风热,气机不畅型)耳鸣。
予翘荷四逆散加味治疗:连翘15g,薄荷10g(后下),炒栀子10g,炒黄芩10g,竹柴胡9g,枳壳10g,白芍15g,桔梗10g,泽泻15g,茯苓20g,石菖蒲30g,川芎9g,白芷15g,甘草9g。6剂,水煎服。
9月12日二诊:患者诉耳鸣服药后改善,继续守方加紫苏叶、薏苡仁治疗6剂而愈。
按本例患者主诉为耳鸣,其为五官科常见病症之一,易复发。吴光炯临证时问患者是否存在外感史及咽痛的症状,若咽痛与耳鸣同时出现或咽痛先于耳鸣出现,则表明患者多存在咽鼓管的炎症反应。因咽鼓管为鼻咽部与鼓室的通道,鼻部或者咽部的感染可通过该通道侵入鼓室,从而出现耳鸣等症。诸药合用,外邪得清,气机调畅,湿邪得利,诸窍通利而解。(黄瑞峰 徐月芳
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31972.html

相关推荐

经方治慢性前列腺炎验案

病例:患者,男,45岁。患者述少腹、会阴部胀痛不适半年余,曾在某医院诊断为慢性前列腺炎,先后用过多种抗生素,疗效不佳,今来院就诊。症见少腹、会阴部胀痛不适,甚则...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419

突三针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

甲状腺结节属于中医“瘿病”范畴,是以颈前喉结两侧肿大结块逐渐增大、缠绵难消为特点的一种病证。《诸病源候论》云:“其在颈绕喉而...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829

突发面瘫发汗妙治

面瘫即面神经麻痹,中医认为致病 原因多由络脉空虚,风寒之邪乘虚侵袭, 以致经气阻滞,经筋失养,筋肌纵缓不收 而发病。患者多在睡眠醒来时发现一侧 面部肌肉瘫痪,不...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197

治疗针眼偏方

偏方  生了麦粒肿 (偷针眼)切勿用手去挤压,或用针挑拨 。可用 30 厘米长的细麻线, 绕扎紧生麦粒肿一边的中指第 二节中部,扎 6-8 小时后解开即可。  ...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901

血瘀型高血压病的药膳调治

临床上发现,一些血压难降的高血压 病患者,是由于气血瘀阻,血脉不畅引起 的,其主要症状表现为:血压持久不降,伴 头痛经久不愈,痛处固定不移,舌质暗紫, 脉涩,中...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701

皮肤瘙痒内外兼治

皮肤瘙痒症是指仅仅有皮肤瘙痒而无原发性皮损的一种皮肤病。在中医属于“痒风”“风瘙痒”等范畴。多见于年老体弱或兼有...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192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