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秘方方剂 正文

从枳术汤到枳术丸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中有枳术汤:“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水饮所作,枳术汤主之。枳术汤方:枳实七枚,白术二两。上二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腹中软即当散也。”

  病位在心下,病症为痞积如盘,病机为饮停气滞。治疗以枳实苦泻消痞,降气破积为主,合以白术健脾化饮。

  枳术丸出自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易水张先生枳术丸:治痞,消食,强胃。白术二两,枳实(麸炒黄色,去穰)一两。右同为极细末,荷叶裹烧饭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多用白汤下,无时。”王好古在《阴证略例》中指出:“枳术丸:本仲景汤也,易老改丸。治老幼虚弱,食不消,脏腑耎。”清代医家张璐在《张氏医通》中指出:“东垣枳术丸,本仲景枳术汤,至晚年道讲,用荷叶烧饭为丸,取留滓于胃也。太无曰:金匮治水肿心下如盘,故用汤以荡涤之;东垣治脾不健运,故用丸以缓消之。二方各有深意,不可移易。”

  可以肯定,枳术丸源于枳术汤。但二方的主治已全然不同。仲景的枳术汤治饮、治气、治积,而易老的枳术丸治虚、治食、治痞。

  李东垣立论,从“论阴证阳证”开始,提出临证当明辨内伤、外感,“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可不详辨乎?”进一步接以“饮食劳倦论”,指出内伤病的发生是因于饮食、劳倦损伤胃气,阴火内生:“苟饮食失节,寒温不适,则脾胃乃伤;喜怒忧恐,劳役过度,而损耗元气。既脾胃虚衰,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心火者,阴火也……火与元气不能两立,一胜则一负。”内伤病的治疗当以补中、升阳、泻阴火为大法:“惟当以甘温之剂,补其中,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则愈。”方药接以补中益气汤及“四时用药加减法”。(见《内外伤辨惑论》)

  补中益气汤为治疗内伤脾胃的代表方剂。

  读《丹溪心法》,至“内伤五十三”,开篇即言“东垣内外伤辨甚详,世之病此者为多。”而引起笔者注意的是“附方”中附以两方:补中益气汤和枳术丸。

  内伤之下附以补中益气汤当在意料之中。而在补中益气汤之外,既没有选用清暑益气汤、升阳益气汤、沉香温胃丸,也没有选用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升阳散火汤、葛花解酲汤等方,而单单选用了枳术丸方。为什么?补中益气汤侧重于治疗劳倦内伤,枳术丸侧重于治疗饮食内伤。枳术丸与补中益气汤共同构建起李东垣内伤脾胃学说的方药体系。

  丹溪可谓知东垣者。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31689.html

相关推荐

二根汤 可润燥

冬季干燥,燥邪容易伤津耗液,再加上老人本身就体内津液不足,所以各种干燥症状比年轻人更为明显。喝 “二根汤”可以祛除燥邪,防治燥邪引起的各...

养生秘方 2025-10-26 0 2940

参芪地黄汤治痛风验案

莫燕新,南京市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国家级名中医,从事中医教学、科研和临床40余年,擅长治疗急、慢性肾炎,男性病,消化系统疾病及恶性肿瘤等疑难杂症。笔者有幸跟随...

精品偏方 2025-10-24 0 2257

生发偏方:首乌羊肉生发汤

1首乌羊肉生发汤     〖 原 料 〗: 何首乌50克,杜仲15克,粟米200克,核桃4个,羊肉300克,红枣(去核)4枚,生姜2片,食盐适量。   〖 制 ...

精品偏方 2025-10-23 0 3204

大寒节气推荐药膳:扶阳汤

大寒,这个节气一听就比小寒厉害多了,好歹它是二十四节气里最后压轴出场的。既是压轴的,一出场就是虎虎生威,自带王者风范。你可能要问了,我怎么看不见大寒的王者风范呀...

养生秘方 2025-10-23 0 1754

产后缺乳 自创方剂童脉汤

古人云:“产后有二种乳脉不行,有气盛而壅闭不行者;有血少气弱涩而不行者,虚当补之,盛当疏之。”概妇人以血为本,上为乳汁下归血海。产后缺乳...

精品偏方 2025-10-22 0 1425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