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秘方方剂 正文

四君子汤治热病

  翻阅《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时,在“治小儿诸疾”中注意到一张方剂,即惺惺散:“治小儿风热疮疹,伤寒时气,头痛壮热,目涩多睡,咳嗽喘粗,鼻塞清涕。瓜蒌根,人参,细辛(去叶),茯苓(去皮),白术,甘草(炙),桔梗,各一两半。右件同杵,罗为末,每服一钱,水一小盏,入薄荷三叶,同煎至四分,温服。如要和气,即入生姜煎服,不计时。”本方治疗外感伤寒时气,壮热咳喘鼻塞,竟然用四君子汤加味,值得体会。

  曾治患儿魏某,男,3岁。2011年3月8日初诊。7日下午开始咳嗽、声嘶,晚上发热,服用解热镇痛药后汗出热退,今上午又有发热。纳食减少,口气重,7日大便1次。舌质红,舌苔薄白,脉弦数。证属风热犯及肺系,治以疏风清热,调和肺胃,方用麻杏石甘汤加减。处方:生麻黄1克,炒杏仁4克,生石膏(同煎)12克,桔梗4克,炒莱菔子6克,牛蒡子4克,连翘6克,蝉衣4克,焦山楂9克,生甘草1克。2剂,水煎服。

  3月10日二诊:患儿声嘶已解,但发热持续,咳嗽不减,有痰,纳食欠佳,昨日至今未大便。精神欠佳。查血细胞分析示白细胞3.6×109/L。舌质红,舌苔白,脉细弦。证属痰热壅滞,脾气虚馁。治以清化痰热,益气运脾。方用六君子汤合调胃承气汤加减。处方:党参4克,生白术4克,茯苓4克,姜半夏4克,陈皮4克,柴胡6克,蝉衣6克,酒军(后下)6克,芒硝(分冲)4克,炒莱菔子6克,桔梗4克,生甘草1克。2剂,水煎服。

  3月13日三诊:服上方第一剂,当晚退热。现纳食尚欠佳,有少许咳嗽,仍有痰,精神好转,大便正常。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细缓。邪实已去,胃纳未复,治以和胃化痰善后。方用二陈汤加减。处方:姜半夏4克,陈皮4克,茯苓4克,桔梗4克,炒杏仁4克,鸡内金6克,浙贝母4克,全瓜蒌6克,炙甘草1克。4剂,水煎服。

  药后患儿纳好便调,无不适,停药。

  本病属常见病,发病仅1日,当一诊即愈。不期患儿药后不愈反重,也许和处方欠妥有关,也许和患儿体质及病情、摄养有关。不论原因为何,二诊时患儿发热、咳嗽不减,反增不食、不便、精神差。邪实、正虚俱显,攻邪则正气不支,扶正则邪实更甚,迫不得已攻补兼施。处方为六君子汤合方加味,但实际上为四君子汤合二陈汤合调胃承气汤加减。四君子汤补气健脾,合二陈汤以开胃进食;二陈汤化痰调气,合调胃承气汤以清泻痰热。小儿病证单纯,方证合拍,见效亦捷。

  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变证极易。二诊时如不能及时使用四君子汤,而是先治邪实,或清或泻,或转而改用静滴抗生素,极易引发危重变证。

  笔者明白本案绝非佳作,之所以不惜献丑实录于此,主要想说明二诊转方时加用四君子汤的重要性。

  曾经在读书笔记里写下这么一句话:“治疗虚证,要注意邪实,先治邪实;治疗实证,要注意正虚,先护正虚。”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31681.html

相关推荐

导水茯苓汤(《普济方》卷一九一引《德生堂方》。)治疗水肿。导水茯苓汤(《普济方》卷一九一引《德生堂方》。)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导水茯苓汤(《普济方》卷一九一引《德生堂方》。)的秘方制作方法,导水茯苓汤(《普济方》卷一九一引《德生堂方》。)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水肿。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导水茯苓汤(...

VIP秘方 2025-11-02 0 3578

产后不适药膳调治

一、体虚:体虚是产后最常见的不适症状。分娩时失血过多、用力、疼痛、创伤,都会导致产妇气、血、津液的耗损,就算平时体质再好也会感到从未有过的虚弱。调理法:中药膳食...

精品偏方 2025-11-02 0 2558

月经过少治疏肝理气之代表方剂

赵某,女,40岁,家庭妇女,其夫经商,2013年3月20日初诊。  患者近两年自诉与其夫不睦,精神长期处于抑郁状态,常感心烦易怒,月经不规律,经量减少,行经只一...

精品偏方 2025-11-02 0 3245

自制粗盐包治疗“老寒腿”

夏季酷暑,不开空调就浑身湿黏,心情烦躁。但开空调久了,一些有骨关节炎的人就不太好受了。因为人体毛孔张开,如不注意保暖,空调冷气就会入侵,容易使原本患有骨关节炎的...

精品偏方 2025-11-02 0 2592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