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秘方方剂 正文

湿热夹瘀阻之黑疸 治以栀子柏皮汤加味

  张某,男,64岁,门诊病例。

  2000年11月8日初诊:家属代诉,患者因患黄疸、腹胀,从2000年4月25日~9月28日在省级某大医院住院治疗156天。诊断为:①胆汁瘀积性肝硬化;②慢性胆囊炎并胆囊多发性结石;③糖尿病(2型)。由于病情不断发展变化,肝功能损害严重(血清谷丙转氨酶253.8U/L),B超发现脾静脉增宽,黄疸逐渐加深,并出现严重黑疸,于是出院转请中医治疗。

  刻诊:患者整个面色黧黑,黑色甚黯而状如烟煤,人望之莫不感到惊愕。目黄,身黄,尿黄,兼见齿衄,鼻衄,伴心烦善饥,两胁及少腹胀痛,大便溏泻,足胫微肿,精神十分疲乏,口苦,舌苔黄滑腻,舌质紫暗,脉细数。

  辨证:湿热夹瘀阻之黑疸。

  治法:清湿热,祛瘀阻。治以栀子柏皮汤合茵陈四苓散加味。

  处方:茵陈30克,茯苓15克,猪苓10克,泽泻10克,炒白术10克,栀子炭10克,黄柏10克,丹皮15克,赤芍10克,茜草炭15克,白茅根15克,田七粉15克(另包冲服)。7剂,水煎服。

  2000年11月15日二诊:目黄、身黄略见减轻,腹胀、足肿明显减轻,鼻衄已止。但黑疸未减,齿衄仍作,两胁下仍胀痛,心烦、口苦,大便溏,舌紫苔黄腻,脉仍细数。药已取效,拟原方再进7剂。

  2000年11月22日三诊:目黄、身黄明显减轻。面色黯黑略见转淡,但眼圈四周及鼻两旁黑色仍显深暗,足肿全消,齿衄间作,小便仍黄,两胁下尚有隐痛。舌苔转薄,黄白相兼,舌质尚紫,脉仍细数。治法不变,再拟前方加减。

  处方:茵陈20克,茯苓15克,猪苓10克,泽泻10克,炒白术10克,黄柏10克,栀仁10克,丹皮10克,桃仁10克,赤芍10克,茜草炭15克,藕节10克,炒鳖甲20克,田七粉15克(另包冲服)。10剂,水煎服。

  2000年12月2日四诊:面部黑疸明显消退,唯两目眶部黯黑较显,目睛微黄,身黄已明显消退,齿衄已止,胁痛腹胀亦止。大便微溏,小便仍黄,食纳较差,舌苔转薄黄白腻,脉转缓象。诸症悉减,效不更方,拟原方再进10剂。

  12月12日五诊:黑疸明显消退,目眶部黑色明显转淡,目黄身黄基本消退,但觉脘痞食少,精神疲乏,小便尚黄,口中转淡,舌苔薄白腻,脉细缓。此热虽去而湿未尽,改拟化湿祛瘀法,选三仁汤加减善后。

  处方:茵陈20克,薏仁20克,杏仁10克,白蔻仁6克,厚朴10克,通草6克,滑石15克,法半夏10克,丹皮10克,赤芍10克,栀仁6克,田七片15克。10剂,水煎服。

  按:《诸病源候论》云:“夫黄疸、酒疸、女劳疸,久久多变为黑疸。”《张氏医通》则云:“黄疸证中,惟黑疸最剧。”此证因黄疸久治不愈而转为黑疸,且黑色甚重。然其脉、舌、症均呈湿热阻遏之候。朱丹溪曾云:“疸不用分其五,同是湿热。”故治法始终以清湿热为主,兼以祛瘀凉血,可谓治黑疸之临证一得。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31205.html

相关推荐

防治老寒腿 保护骨关节

老寒腿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俗称。人到中老年以后,膝关节由于长年的磨损,是最容易老化的,老化后的膝关节容易发生骨性关节炎,造成行动不便。因此,在寒冬到来之前,老寒...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2735

常用于治疗咳嗽的传统中成药

中医把咳嗽分为外感咳嗽与内感咳嗽,常用的止咳中成药也就那么十来种。只要能够做到对证选药,就能取得良好效果。下面,介绍一些常用于治疗咳嗽的传统中成药。止嗽丸具有解...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2172

乳腺增生外治有招

药物:天麻适量。取穴:神阙穴(肚脐)。方法:将买来成块的天麻打成粉,每次取适量的天麻粉填入肚脐内,外面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布固定。每天晚上贴,早晨取下。点评:天麻...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2234

用公鸡肠饼治多例小儿遗尿均有特效

配方及用法:用公鸡肠一具,剪开洗净焙干,碾碎与250克面粉和成面团,加油盐,烙成小薄饼,一顿或几顿食完。可治小儿遗尿,老人尿频、多尿等症。  百姓验证:新疆伊宁...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2359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