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秘方方剂 正文

益气疏肝汤 高血压服钩藤

  组成:黄芪30克,当归6克,桂枝15克,白芍15克,柴胡9克,黄芩6克,清半夏9克,香附15克,陈皮9克,甘草6克,生姜3片,大枣5枚。

  功能:益气养血,疏肝解郁。

  主治:适用于以气虚、肝郁气滞为主,兼有血虚、痰瘀的慢性疲劳综合征,纤维肌痛综合征等风湿病。

  方解:方中黄芪、当归益气养血为主;桂枝、白芍温阳通络,滋阴生血,阴阳双补,柴胡、黄芩、半夏调和阴阳,疏肝解郁;陈皮、半夏燥湿化痰,理气和中;大枣、甘草益气健脾和中,调和诸药;生姜既助半夏、陈皮化痰和中,又可制约半夏之毒性。合而用之,共奏益气养血,疏肝解郁,祛痰化瘀之效,方中以黄芪益气、柴胡疏肝为主,故名之益气疏肝汤。

  加减:血虚甚者加熟地黄20克,夜交藤30克;气虚者加太子参20克,白术15克;脾虚明显者加茯苓15克,白术15克;肾虚明显者加首乌20克,熟地15克;气郁甚者加郁金12克,川芎12克;阴虚明显时适当加生地黄、麦门冬、玄参等。补气时慎用容易引起气滞的药如人参、党参等,避免用损伤脾胃的药,理气药不易过多,以免加重气虚。

  钩藤又名莺爪风,钩藤入药最初的文字记载见于南北朝陶弘景的《名医别录》,但古代医家认为其气轻清,故多视为小儿的专用药,正如陶弘景指出:“疗小儿,不入余方。”后世中医学家不断拓宽它的应用范围,现已成为内、儿、妇科的常用药。

  中医认为,钩藤性微寒,味甘,入肝、心包经,有清热、平肝止痉的功效。近年来,钩藤在临床上应用得更加广泛,常借其平肝之力,用于治疗高血压。经药理实验证实,钩藤既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又有明显的镇静作用,但却不产生嗜睡的副作用。

  高血压患者在服用钩藤煎剂后2~7日,血压开始下降,10日后渐达最佳效果。随着血压的下降,头痛、头晕、心慌、气短、失眠等症状逐渐减轻,甚至消失。早期高血压治疗效果更好。然而,钩藤不宜久煎,后下为妥,因钩藤煮沸20分钟,其有降压作用的成分容易被破坏。一般每日用量10~15克,若疗效不显著,可增加至每日100~150克,一般可取得满意的效果。(何伟文)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30953.html

相关推荐

中药内服穴位敷贴治疗尿毒症

尿毒症是人们共知的慢性疑难病症。中医治疗尿毒症有明显的特色。良好的疗效应该建立在各种方法协调配合的基础上,除了透析和药物治疗外,中医在治疗尿毒症上的优势也是毋庸...

精品偏方 2025-10-28 0 2350

补虚正气粥

【原料】 炙黄芪20克,党参10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 【制作工艺】 将黄芪、党参切片,用清水浸泡40分钟,按水煮提取法,提取黄芪、党参浓缩液、30毫升...

精品偏方 2025-10-28 0 1954

气虚不能敛汗 是气的防御固摄功能减退

手术后出汗过多,西医认为是手术造成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出现出汗、怕冷、怕热、食欲减退等症状。中医认为是气虚不摄、阴虚血热、瘀血发热等原因造成。 气虚不能敛汗,是...

养生秘方 2025-10-28 0 2273

脑出血扶阳固脱并用

脑出血病情既见闭证,又见有脱证的表现,要以回阳为要,且扶阳固脱并用,方能转危为安。下面举例说明。  潭某,男,69岁,2007年11月2日初诊。患者左半身突然活...

精品偏方 2025-10-27 0 2194

中医“久视伤血”

京剧大师梅兰芳初入梨园拜师学艺时,师父说他目光无神,他就坚持跟踪观看林间飞鸟,又养鸟、放鸽子,最终使眼睛的神经肌肉得到锻炼,双目顾盼生辉,成为一代宗师。  有人...

养生秘方 2025-10-27 0 906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