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两组多重耐药菌感染伴发热患者治疗前后生命体征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4 讨论 耐药菌感染是ICU常见的现象,其中对3类或3类以上不同抗菌药物出现耐药的现象为多重耐药,常危及患者生命,加之重症患者常伴有发热、多脏器受损,抗生素应用更是无从下手。 从中医角度着手,临床观察发现应用白虎汤治疗该病能获得很好的疗效。古代医家对白虎汤有很深的认识。仲景“白虎汤三证”对发热做出全面的解释[5]:“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而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伤寒脉浮滑者,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也,白虎汤主之。”赵海霞等[6]研究发现,白虎汤的抗炎作用明显,能降低C-反应蛋白和铜蓝蛋白水平,保护肺组织免受损伤、拮抗自由基损伤及调节前列腺素代谢。杨斌等[7]研究发现,白虎汤可能通过抑制致热性细胞因子的释放,调节细胞因子间的失衡和机体免疫功能,从而达到解热作用。张保国等[8]通过对白虎汤药效及临床运用研究发现,该方具有明显的抗炎抑菌、增强免疫、解热镇痛、抗痛风、降脂和降糖的作用。 白虎汤中石膏为君,辛甘寒凉,入肺胃经,解肌清热,透热达表,可解气分高热[9];知母为臣药,性寒味苦、质润,入肺胃经,既帮助石膏清热,又具有滋阴增液的功效;石膏、知母两药相须为用,清热除烦生津的功效更强。炙甘草调和诸药,兼以泻火解毒,与粳米配伍能温中泻火,缓解寒凉之剂的寒性,使具有沉降之性的药物能流连于胃,与苦药配伍后能削弱苦性,使整个方剂避免大寒之性损伤脾胃。如张锡纯文:“猛悍之剂,归于和平,任人放胆用之。”因此白虎汤对多重耐药菌感染伴发热患者有效,白虎汤清热的机制真正反映了古人用药配伍的精髓[10]。 参考文献 [1]杨继勇,刘杰,韩黎.细菌耐药现象多侧面解读与理解[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1):238-240. [2]WESTENDORP W F,NEDERKOORN P J,VERMEIJ J D,et al.Post-stroke infection: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BMC Neurol,2011,11(1):110. [3]黄勋,邓子德,倪语星,等.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中国专家共识[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5,14(1):1-9.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J].中华医学杂志,2001,81(5):460-465. [5]张仲景.伤寒论[M].王叔和,撰次.钱超尘,郝万山,整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6]赵海霞,徐向东.白虎汤的抗炎作用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3,24(1):60-62. [7]杨斌,徐向东.白虎汤对内毒素致热家兔的解热作用及其机制研究[J].吉林中医药,2015,35(5):508-511. [8]张保国,程铁锋,刘庆芳.白虎汤药效及现代临床研究[J].中成药,2009,31(8):1272-1275. [9]赵娇.白虎汤中石膏清热作用的成分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2. [10]乔逸,李芳.白虎汤清热机理探析[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3,4(4):40-41.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作者:段淑琴 倪文杰 山西省中医院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