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秘方方剂 正文

枳实与芍药配伍 产后瘀滞腹痛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雷辉 成肇仁

  枳实与芍药配伍成方见于《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治》,仲景云:“产后腹痛,烦满不得卧,枳实芍药散主之。”另外,排脓散,以及《伤寒论》中的麻子仁丸、大柴胡汤、四逆散均有两药的配伍运用,现将其整理如下。
  产后瘀滞腹痛
  枳实芍药散,理气活血以治产后气血壅结之腹痛。《金匮要略浅述补正》(下简称《补正》)云:“烦满腹痛,虽是气滞,然见于产后,则其滞不在气分,而在血分之中也。故用芍药以利血,用枳实必炒黑,使入血分,以行血中之气。”其论述甚妙:一方面,抓住产后易于血滞的特点,更以炒黑之枳实入血分来行血中之气;另一方面,总体考虑气血关系,病虽主在血分,但无气滞,瘀血亦难成矣,故虽言理血亦不离调气。
  肠痈脓成腹痛
  排脓散由枳实、芍药、桔梗、鸡子黄组成,其中枳实十六枚,芍药六分,而大承气汤中枳实不过五枚,可见重用枳实可破气排脓,虽言排脓散、排脓汤为治痈脓已成之通用方,其治偏在下之肠痈脓已成者;肠痈脓未成者,偏虚寒者用薏苡附子败酱散;偏实热者,用大黄牡丹汤;脓已成者,用排脓散。枳实芍药散服法后言“并主痈脓”,《补正》解释说:“脓乃血(此血乃败血、腐血,笔者注)所化,此能行血中之滞故也。”
  津亏气滞腹痛
  麻子仁丸在《伤寒论》《金匮要略》均见,言治“脾约”之证。文云:“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抟(《金匮》“抟”作“搏”),大便则鞕(《金匮》“鞕”作“坚”),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依条文而言,“浮则胃气强”,胃气强,参看药物组成(大黄、枳实、厚朴,小承气汤之义),当为胃肠实热;“涩则小便数”,小便数,则津液偏走水道,谷道失濡,再参看药物组成(麻子仁、杏仁、芍药)养阴润肠,当为谷道津亏。条文虽未言腹痛,参看方药,当可见腹痛一证。方中枳实一斤,芍药半斤,枳实行气通滞,助大黄泻实热,芍药滋阴以和太阴(吴仪洛言:白术补脾阳,白芍补脾阴)。气行滞通,阴敛脾和,故腹痛止。
  少阳热结腹痛
  大柴胡汤源于《伤寒论》第135条,云:“伤寒六七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大柴胡汤方由小柴胡汤去参、草,加枳实、芍药(一方加大黄)组成,因阳明热结,故去参、草之补,加枳实、芍药、大黄清热通腑以止腹痛。本方又具四逆散方义,既以小柴胡汤解少阳之邪,又以四逆散疏肝和胃,枳实、大黄又清阳明热结,热结得清,肝胃既和,腹痛自止。
  肝胃不和腹痛
  四逆散出自《伤寒论》。《伤寒论》第318条云:“少阴病,四逆,其人或欬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组成为柴胡、枳实、芍药、炙甘草各10分。四逆散,虽首冠以少阴病,然汪苓友《伤寒论辨证广注》云:“上方(四逆散)虽云治少阴,实阳明少阳药也。”《医宗金鉴》更直言:“君柴胡以疏肝之阳,臣芍药以泻肝之阴,佐甘草以缓肝之气,使枳实以破肝之逆。”思之肝病实脾(胃)固然,脾(胃)病治肝亦然。以肝胆之药而解脾胃之疾,其立法深矣。肝体阴而用阳,实一主气,一主血矣。气血和,则诸疾瘳,腹痛止。
  以上五方,主治有异,却同愈腹痛,实乃同病异治,谨守病机耳。陈元犀排脓散按云:“枳桔行气滞,芍药通血滞”以气血立论,言枳实行气滞、芍药行血滞,虽简而得其要。(雷辉 成肇仁 湖北中医药大学昙华林校区)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30722.html

相关推荐

老年性痴呆中医药治疗或有优势

●2010年全球有3560万痴呆患者,预计2050年将超过1.15亿。其中最常见的痴呆类型是阿尔茨海默病,即老年性痴呆,约占痴呆病例的60%~70%。中国现已成...

精品偏方 2025-10-27 0 2328

《走好中医科普路》读后感

著名中医科普作家马有度说:“中医药事业的腾飞,必须要有坚强的两翼,一翼是科学研究,一翼是科学普及。”最近,读了马有度、马烈光、宁蔚夏、海...

养生秘方 2025-10-27 0 1861

张仲景“二十五味儿茶丸”治痛风

尿酸平稳、关节不痛、能吃肉喝酒,痛风永不复发,这是痛风患者的迫切希望。但是目前治疗上常常陷入“吃药见效,不吃药复发”的怪圈。其实,早在一...

精品偏方 2025-10-27 0 1850

中药验方治骨髓瘤腹胀腹痛

临床上常遇到虚实夹杂的病人,分清虚实是辨证的关键一步,否则犯下虚虚实实之戒,不但无功,反而加重病情。  2010年12月笔者接诊一患者,女,51岁,患多发性骨髓...

秘方方剂 2025-10-26 0 2078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