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秘方方剂 正文

血虚发热经验方益气养血清热汤原方

徐某,女,38岁,2013年12月7日初诊。
患者主诉因发热三个月来诊,主诉呈阶段性发热,尤其是月经前后发作明显,体温多在37.2℃~37.5℃左右,一般傍晚感觉肢体酸乏,四末发凉,午夜体温则升高,患者素有子宫肌瘤和贫血病史,月经量多,持续时间长,末次月经12月6日结束。刻诊见患者面色无华,唇淡口干,四肢不温,自述头晕头昏、动辄心慌气短、食欲不振、渴不欲饮、盗汗、睡眠不宁、耳鸣健忘,查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依据舌脉症候辨证,当属于崩漏失血,导致阴血亏虚,阳无所依,而浮散于外而发热。治宜益气养血,养阴除热。方用经验方益气养血清热汤原方。
处方 炙黄芪30克,当归30克,炒白芍30克,桂枝15克,炒白术30克,五味子15克,地骨皮30克,白薇15克,人参10克,酸枣仁30克,熟地15克,枸杞子20克,山萸肉15克,炙甘草10克。每日1剂,水煎2次,取汁约500毫升,分3次温服。并嘱其注意休息,汗后避风,多喝温水,饮食清淡易消化,少吃生冷、辛辣、油腻食品,避免精神紧张,保持大便通畅。
2013年12月14日二诊 自觉傍晚肢体倦乏、发凉感明显减轻,服药期间偶有夜间身热微汗症状,少时可自愈。又予上方继服。
2013年12月23三诊 上方连续服用14剂,来诊见患者精神改善,面唇红润,自述发热、盗汗已除,头晕、耳鸣、心慌、气短明显减轻,舌质红,苔薄白,脉沉细,针对素有子宫肌瘤、月经量多,又值月经前期,而且发热已除,故予上方去炒白芍、桂枝、白薇,加茜根炭、蒲黄炭、赤芍以活血化瘀、固涩止血。
调护和预防 积极治疗原发病,在体力许可的情况下,可适当安排户外活动。要保持乐观情绪,避免情感刺激。若贫血较重者,多伴见头晕头昏、神倦乏力,应尽量休息。血虚之人多见脾胃虚弱,故饮食宜清淡、富于营养而又易于消化,应少食辛辣、油腻和不易消化的食物。在食疗方面,可以适量增添具有补气养血功能的食品,如山药、莲藕、猪肝、桂圆、乌鸡、桑椹等。
按 在治疗方面,中医认为,有形之血,不能自生,生于无形之气。气能生血,气能固血。治疗既要大补已虚之阴血,又要重视益气健脾,以助气血生化之源。同时还要积极治疗原发病,以资固本求源。凡属血虚发热者,无论男女老幼,服用本方,皆有较好的疗效。(刘荔)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30709.html

相关推荐

益气温阳中成药治疗变应性鼻炎

两组各60例。治疗组肾阳虚轻证用肾气丸(《金匮要略》方,含干地黄、山茱萸、山药、附子、桂枝等);重证用十全大补丸(含上方成分,加鹿茸、五味子。均用10克,每天3...

精品偏方 2025-10-30 0 2849

汗疱疹:渗湿清热止痒洗方

汗疱疹是春秋季最常见的皮肤病,多发于双手掌或手指侧面,初起为米粒至粟粒大小的水疱,呈半球形,疱壁较厚,稍高出皮肤表面,有分散或密集出现,肤色发红,手部多汗,自觉...

精品偏方 2025-10-30 0 2354

治眩晕验方

眩晕是中老年人常见病症。中医认为,眩晕可由风、痰、虚所引起,故有“无风不作眩”、“无痰不作眩”、“无...

精品偏方 2025-10-28 0 1930

金杰运用加味四妙散经验拾萃

金杰教授从 1999 年至今一直从事临床教学科 研工作, 善于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诊断治疗精神、 神 经及心理障碍性疾病, 临床疗效显著。笔者有幸跟 随金杰教授临...

秘方方剂 2025-10-27 0 1502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