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秘方方剂 正文

两张活血方 临证用不同

从汉代张仲景的桂枝茯苓丸,到清代王清任的多个逐瘀汤,活血化瘀法已经对后世医家产生一定的影响,并在临床上灵活应用。而桂枝茯苓丸和血府逐瘀汤作为活血化瘀两张名方,常被后世医家加减使用并取得很好的疗效。
乍一看,似乎两方并没有什么相似之处。但在跟随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经方研究室高建忠主任抄方中,见他在辨为有瘀血证时,最多用的就是这两张方剂。
最初我理解的桂枝茯苓丸,只能治疗瘀血阻滞胞宫或者下焦的疾病,治法为活血化瘀,缓消癥块。但在跟诊过程中发现,老师运用此方,上可治疗声带结节,下可治疗子宫肌瘤等病,几乎涵盖了全身的部位,换言之,全身的瘀血都有用桂枝茯苓丸来消除的可能。
而血府逐瘀汤,虽以“血府”定位,但实际上我们知道,在王清任的“血府逐瘀汤所治之症目”中,包含了各种杂病,并不局限于胸部。那么问题就来了,临床上两方该如何选取。
桂枝茯苓丸出自《金匮要略·妇女妊娠病》:“ 妇人素有癥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癥痼害。妊娠六月动者,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也。下血者,后断三月,衃也。所以下血不止者,当下其癥,桂枝茯苓丸主之。”
血府逐瘀汤所治之症目共有19条,即头痛、胸痛、胸不任物、胸任重物、天亮出汗、食自胸右下、心里热(名曰灯笼病)、暓闷、急躁、夜睡梦多、呃逆(俗名打咯忒)、饮水即呛、不眠、小儿夜啼、心跳心忙、夜不安、俗言肝气病、干呕、晚发一阵热。
现代医家将其两者治疗作用远远扩大,单单从条文上区分不出两者的异同。如若从两方的药物组成上,以方测证来分析是否可行?答案应该是肯定的。
桂枝茯苓丸中,桂枝辛甘而温,温通血脉,以行瘀滞。桃仁味苦甘平,活血祛瘀。丹皮、芍药以凉血散瘀,寒温并用,则无耗伤阴血之弊。茯苓甘淡平,渗湿祛痰,健脾益胃,扶助正气,以助消癥之功,
对于血府逐瘀汤的组方思路,王清任并没有提及,后世医家多认为本方是由桃红四物汤与四逆散合而为方,再加入了桔梗、牛膝,桔梗载药上行,牛膝活血化瘀,又引药下行,此二味并用,使气血升降,而达到其治疗效果。
因此从药物组成中来看,两方最主要的区别是是否加有理气药。再进一步说,两方可以区别为桂枝与柴胡的用药不同,桂枝温通而柴胡理气。桂枝茯苓丸更侧重于消有形的瘀血,而血府逐瘀汤主治因气血不和,气滞血瘀而导致的瘀血。
当然,导致瘀血的原因有很多,气虚、气滞、血寒、血热、寒凝、外伤等,此两方治疗上也多有其局限性。值得一提的是,膈下逐瘀汤与桂枝茯苓丸中均有桃仁、牡丹皮、赤芍。可否理解为膈下逐瘀汤是桂枝茯苓丸中,去茯苓渗湿之功,仿桂枝温通行滞作用而改为香附、乌药,加强活血作用加元胡、五灵脂、红花、川芎,加当归养血活血,加枳壳行气止痛。且在膈下逐瘀汤所治之症目中,第一条便是“积块”。与桂枝茯苓丸条文中的“癥”颇有几分相似。王清任在创立各种逐瘀汤时,是否也借鉴了桂枝茯苓丸?我想应该是有的吧。
临床辨证为有瘀血时,可以根据其瘀血产生的原因,用桂枝茯苓丸加减,也可直接引用王清任的各种逐瘀汤。可能王清任在针对治疗瘀血方面疾病,比古人更上一个台阶。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30474.html

相关推荐

益精方六

山药150克,水磨糯米粉、白糖、胡椒粉各适量。山药洗净,蒸熟后去皮,放人盆中,加白糖,胡椒粉,制成泥状,作馅心备用。糯米粉加开水合面,包山药馅心作汤圆煮食。本方...

精品偏方 2025-09-11 0 938

红豆美食常吃补血

红豆富含维生素B1、维生素B2、蛋白质及多种矿物质,有补血、利尿、消肿等功效。另外其纤维有助于排泄体内盐分、脂肪等废物。1.红豆紫米汤:将红豆、紫米各20克,洗...

精品偏方 2025-09-11 0 682

双鸳汤治疗咳嗽。双鸳汤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双鸳汤的秘方制作方法,双鸳汤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咳嗽。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双鸳汤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hide] 秘方配方:干杏仁4两(和皮,针穿5-7...

VIP秘方 2025-09-11 0 430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