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秘方方剂 正文

麻黄汤证病性寒热探讨

麻黄汤证,是今人对张仲景所创麻黄汤临床指征的高度概括。《伤寒论》第35条:“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恶寒而喘者,麻黄汤主之”,即“麻黄八证”。与第3条“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互参,即“伤寒表实证”。
证是对疾病过程中病位、病因、病性的概括。伤寒表实证,即病位在表,病因为伤寒,病性为实。病性者,为病理改变的本质属性,有虚实,亦有寒热。那么麻黄汤证病性是寒还是热呢?古今学者,看法不一,笔者就对此疑惑做一个简要的探讨。
麻黄汤证何以见热象
风寒袭表,郁闭卫阳,体表不得温煦,出现恶寒、身疼、腰痛、骨节疼痛等一派表寒之象,正如黄元御道:“阴气外束则恶寒,寒闭皮毛,经气不得通达,则壅迫而为痛。”这是大多医家的看法。然卫阳与寒邪奋起抗争,患者必现发热,出现热象:全身肌肤滚烫灼手,咽喉红肿,鼻腔干燥,如有火灼,甚则衄血,脉浮数等症。《伤寒论》第52条云:“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成无己言:“凡伤于寒,则为病热。”风寒袭表为什么会出现热象?
麻黄汤证热象解析
《伤寒论》第3条言:“或已发热,或未发热。”这大概就是张仲景给我们的答案。在临床实际中,我们可以发现,风寒袭表之初,患者只是一味的恶寒,出现头痛、目似脱、项如拔、脊痛腰似折症状,却不见发热。若病情继续发展则必定出现发热,体若燔炭。这是因为寒邪可以骤至,但正气不能速来。麻黄汤证患者一般体质壮实,虽然正气姗姗来迟,但势大力宏,自不会败,与寒邪激烈抗争,出现表热之象。正如《医宗金鉴》所言:“未发热者,寒邪初入,尚未郁而为热,顷之即发热也。”现代医学认为,发热是外感疾病的一个重要临床症状。在内外致热源的作用下,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迅速上调体温调定点(温阈),皮肤血管快速收缩,皮温下降,刺激冷觉感受器,病传至中枢,故见恶寒忽现,为“未发热”。随着机体通过寒战、毛孔闭合等使得产热增加,散热减少,形成体温上升期,病人发热渐次剧烈起来,为“已发热”。
总的来说,寒与热的变化是由发病机制而决定的,正邪交争中,双方的实力变化决定了病性的改变。具体而言,寒邪实而正气不足,则斗争不足,病性寒冷;寒邪盛而正气强,则斗争激烈,病性火热。在不同阶段,寒热属性有变,麻黄汤只是辛温发散是否药不对证?《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载:“体若燔炭,汗出而散”,后世医家吴鹤皋、朱震亨等均将“因于寒”移至“体若燔炭,汗出而散”前,即:“因于寒,体若燔炭,汗出而散”。可见表热虽烈,只要不入脏腑,则都可以用麻黄汤发汗散寒,正是“有热不清热,寒散热自散”。(胡昌磊 廖华君)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30452.html

相关推荐

喉痹,慢性咽炎 行气化痰散结治方

廖某,男,60岁,教师。门诊号:004002。咽喉部反复不适 10年,加剧1月。10年前患者始感咽部干燥不适,时有异物感如鱼刺,或如炙肉,干咳。口服螺旋霉素等药...

精品偏方 2025-10-29 0 2525

口臭的毛病 黄连泡水可治

偏方名黄连泡水【食材】黄连5克,白糖20克。【方法】将黄连5克放入杯中,倒入开水100毫升,再加入20克白糖,拌匀冷后服用,每日两次。【外公问诊记】一次,妈妈的...

精品偏方 2025-10-28 0 2119

临证常遇急性扭挫伤 外敷方

生栀子粉外敷,具有消肿止痛、化瘀、活络、抗炎、抗渗出之功效,治疗各种跌扑损伤、急性挫扭伤后局部肿痛,起效快,疗效显著,临证常遇急性扭挫伤患者,每每使用此方,均获...

精品偏方 2025-10-28 0 1317

慢性湿疹 治疗棘手 外洗治愈

慢性湿疹病因复杂,治疗颇为棘手。采用中药外洗治疗该病lO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一、治疗方法处方:苦参60克,百部、蛇床子、益母草、防风、桂枝各30克,枳壳1...

精品偏方 2025-10-28 0 1877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