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秘方方剂 正文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秘方数:10)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简称ITP)是一种与自身免疫有关的疾病。临床上分急性和慢性两型,前者多见于儿童,后老多见于成年女性。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和粘膜的自发性紫癜或出血。急性型在发病前1一3周内常有上呼吸道或病毒(如麻疹、风疹、水疲等)感染史,起病急骤,多有畏寒、发热、突然发生广泛的皮肤粘膜出血,表现为大量瘀点、瘀斑、甚至血肿;紫癜通常先出现于四肢;粘膜出血多见于鼻、齿龈、口腔及舌面;颅内出血虽不多见。一且出现常危及生命。80%患者于6个月内自行恢复,少数患者转为慢性。慢性型发病缓慢,出血症状较轻.主要为反复发作的皮肤病点、鼻衄或月经过多。症状持续时间可达数月至数年,少数患者可以自行缓解。反复发作者常有脾脏轻度肿大。出血严重者常引起贫血。




本病的病因至令尚未明了。近年来研究发现与免疫因素。脾脏的作用、毛细血管因素及血小板功能异常有关。




本病诊断的主要依据是皮肤、粘膜瘀点和瘀斑;血小板集数常低于5万/立方毫米,且有形态异常;出血时间延长,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血块回缩不良,凝血时间正常,骨髓象中巨核细胞有质和量的变化。此外,特殊检查有血小板功能,血小板寿命和血小板抗体测定。




现代医学对本病除采用一般疗法外,肾上腺皮质激素是治疗本病的主药,出血严重者可输新鲜全血或血小板悬液。必要时作脾切除及使用免疫抑制剂。




本病属中医的“血证”、“虚劳”等范畴。是由外感邪气;或内伤饮食,热毒内代,气血受损而发生。在急性期多由热毒内伏营血,或胃热炽盛,化大动血,灼伤络脉,迫血妄行,溢出常道,而发为紫癜及多种出血之症。若病延日久,脏腑气血亏虚而成慢性。在临床上以脾肾两虚者较为多见。脾虚不能统或以致血不循经,溢于脉外,渗出皮肤之间。肾阳不足,虚火内动,扰乱营血,血随火动,离经妄行,而致出血。出血后离烃之血易于瘀阴,血行障碍,血不归经,使出血加重或反复。治疗上应着重于脾肾。治宜清热解毒,凉血化瘀,调理肝胃,滋补肝肾,补益气血等。(施惠君)






吴氏消紫癜方

消癜汤

益气养血汤

消癜升血汤

升血方

乌芪益元方

消斑饮

温补脾肾方

升板汤

消紫癜方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30171.html

相关推荐

创伤性关节炎的中药熏洗疗法

创伤性关节炎为临床常见病,采用中药熏洗治疗本病6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62例中,男性38例,女性 24例;年龄30~68岁;病程1~3年。临床表...

精品偏方 2025-10-30 0 2465

祛痰方剂的组方用药规律探析

痰为机体的病理产物, 随气升降, 流窜全身, 停 滞于脏腑、 经脉、 肢体为病。 祛痰剂是为痰证而设, 依据痰的性质不同, 分为清热化痰剂、 温化寒痰剂、 润燥...

精品偏方 2025-10-30 0 2280

汗疱疹:渗湿清热止痒洗方

汗疱疹是春秋季最常见的皮肤病,多发于双手掌或手指侧面,初起为米粒至粟粒大小的水疱,呈半球形,疱壁较厚,稍高出皮肤表面,有分散或密集出现,肤色发红,手部多汗,自觉...

精品偏方 2025-10-30 0 2353

风寒湿邪痹 膝关节增生性关节炎疗法

膝关节增生性关节炎是骨科临床常 见病,目前治疗多采用口服消炎止痛类 药物、关节内激素类药物注射及手术治 疗等,临床疗效常不满意。采用中药口服 加熏洗、手法按摩及...

精品偏方 2025-10-30 0 1895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