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秘方方剂 正文

茯苓泽泻汤“三症”

茯苓泽泻汤出自《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原文载:“胃反,吐而渴欲饮水者,茯苓泽泻汤主之。”全方以茯苓、泽泻、甘草、桂枝、白术、生姜六味药组方,遵“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之意,用以治疗水饮内停、胃气上逆所致病证。茯苓泽泻汤临证多以“吐”“渴”为施用主症,然于“眩”症论之未备。兹将茯苓泽泻汤用方主症概括为“吐”“渴”“眩”三者,浅论如下。

茯苓泽泻汤原文首冠“胃反”病名,乃言其呕吐之症。“胃反”一词为仲景首提,治法方药悉备于《伤寒杂病论》之中,“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名曰胃反”,而列大半夏汤、茯苓泽泻汤等方。脾胃虚弱、胃气上逆为“胃反”核心病机,亦为吐症之由来。呕吐,茯苓泽泻汤主症也,然其病机为水饮内停、胃气上逆,与大半夏汤有异。脾胃虚羸,饮停于胃,气逆不降而呕吐,健脾化饮,通阳和胃,则饮去呕止。除胃反外,亦有用此方治疗妊娠恶阻者。

茯苓泽泻汤原文谓:“吐而渴欲饮水者。”口渴系临床常见症状,《伤寒杂病论》一书中30余处论渴,然其症虽一,其机不同。茯苓泽泻汤之渴症,非津亏之渴,乃气化受阻之渴。曹颖甫云:“茯苓泽泻汤方治,于五苓中去猪苓以泄水,可知渴欲饮水为水气阻于心下,津液不能上达喉舌,而初非真渴。”《金匮要略》载:“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病机证治与茯苓泽泻汤颇为相似,不过一重在膀胱利水,一偏于健中化饮。水饮内结,气不化津而致口渴,是茯苓泽泻汤主症之一。《外台秘要·卷十一·消渴方十七首》言其“消渴阴脉绝,胃反吐食方”,加小麦以疗消渴,后世亦多将此方用于消渴病的治疗。

观茯苓泽泻汤现代应用,多用于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慢性原发性低血压、梅尼埃病、大面积小脑梗死等以眩晕为主症的疾病。仲景原文未言及眩,而何以医家皆施之,概明此方病机也。水饮内停,湿浊蒙窍,故见眩症,以此方疗之。观茯苓泽泻汤之组成,可视为苓桂术甘汤、泽泻汤之合方,“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二方皆疗眩晕,茯苓泽泻汤亦具此功。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张家礼指出,茯苓泽泻汤所治症状当有“头眩,心下悸,便溏,初起舌质淡,久则暗红,苔薄白而润,脉缓滑”。
脂质代谢紊乱与中医之脾胃失司,痰浊、水饮内生关系密切。膏脂类津液,正化则供养人身,失和则为患致病,脂浊因于痰浊,脂质代谢紊乱可归属于中医痰浊、湿阻、水饮等病证范畴。因而高脂血症等脂代谢紊乱疾病亦可施茯苓泽泻汤健脾化浊以疗之。饮邪蒙蔽清阳,胃阳受阻失和,茯苓泽泻汤通阳方也,桂枝、茯苓、泽泻通脾、胃及膀胱之阳,助其化气,以化水饮。糖尿病胃轻瘫亦有用此方治疗者,应是取其通胃阳之功效。
此文虽言茯苓泽泻汤“吐”“渴”“眩”三主症,然此方何止三症可概之,不过抛砖引玉之意,但能把握饮阻之病机,纵千般症状,亦可剖其根源,明方之用。(姚鹏宇
山东省名老中医药专家陶汉华传承工作室)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29859.html

相关推荐

二根汤 可润燥

冬季干燥,燥邪容易伤津耗液,再加上老人本身就体内津液不足,所以各种干燥症状比年轻人更为明显。喝 “二根汤”可以祛除燥邪,防治燥邪引起的各...

养生秘方 2025-10-26 0 2937

我有三个经验方

我今年已79岁了,在这几十年中总结了三个经验方想告诉各位读者。唾液 四十岁以前患胃溃疡, 胃反酸非常严重,药没少吃,钱没少花就是治不好。在某刊物上登载唾液治各种...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3199

药补三告诫 药补常用四法

药补既是一种保健方法,也是一种治病手段,主要适用于出现各种虚弱症状的疾病患者和因身体虚弱而采用食补未能奏效的亚健康人群。药补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适应症,关键在于因人...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1589

胃脘冷痛 三法治疗效果明显

中医认为,老人本身就脾胃虚弱,再加上冬季感受外界寒邪,容易出现胃冷痛的症状。用些简单方法就可有效缓解胃脘冷痛。  喝热姜粥 高良姜10克、干姜5克、大米50克。...

精品偏方 2025-10-25 0 2472

三个有效老偏方治疗男性阴囊湿疹

治疗男性阴囊湿疹偏方一:苦瓜汁  【食材】苦瓜200克。  【做法】将鲜苦瓜切片,捣烂或者用榨汁机榨取苦瓜汁液,拌入适量砂糖饮用。治疗男性阴囊湿疹偏方二:番茄汁...

精品偏方 2025-10-25 0 1760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