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秘方方剂 正文

补中益气汤治验举隅

补中益气汤出自李东垣《脾胃论》,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甘温除热之功效。主治脾虚气陷证、气虚发热证。方中黄芪益气为君;人参、白术、炙甘草健脾益气为臣;陈皮理气,当归补血为佐;升麻、柴胡升举下陷之清阳为使。江苏省扬州市名中医、仪征市中医院张恩树在临床中,凡遇中气不足引起的诸证,用本方加减治之,多获显效。兹举案例2则,以窥一斑。
医案一
杨某某,女,43岁,2019年7月30日初诊。自诉罹患高血压病已两年余,常服缬沙坦胶囊、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有时也服中药,如天麻、钩藤、石决明之类,血压未见明显下降。刻下:BP:152/106mmHg,自觉头晕、头痛,恶心,脘腹胀闷,肢体困倦懒动,面色㿠白,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诊断:(中气不足,清空失养型)头痛病。
方药:黄芪15g,党参10g,当归10g,陈皮10g,升麻6g,柴胡6g,白术10g,川芎10g,茯苓10g,菊花10g,白蒺藜10g,炙甘草5g。5剂。
8月4日二诊:BP:140/90mmHg,头痛减轻,脘腹胀闷有所好转,肢体困倦亦好转,原方继服5剂。
8月9日三诊:BP:130/88mmHg,药后诸症渐愈,嘱其续用补中益气颗粒巩固治疗。
按 本案患者乃中气不足,清阳不展,脑失所养而致头晕、头痛;脾气不足,胃气亦弱,腐熟功能失职,故见脘腹闷胀;脾主肌肉四肢,脾虚肢体失养,则困倦懒动,面色㿠白,舌淡,苔薄白,脉细弱乃气虚之象,故治以补中益气汤为主方,补中益气,升清降浊;加川芎通达气血,上行头目以止痛;菊花、白蒺藜抑肝平阳,茯苓健脾和胃,因处方切中病机,故效如桴鼓。
医案二
陈某某,女,25岁,2020年4月29日初诊。第1胎,产后10多天来低热,缠绵不解,体温常在37.8℃左右。经西医用青霉素等抗菌素治疗,未见效。刻下:T:37.6℃,辅检血常规示WBC:10.72×109。自汗,夜寐欠佳,身倦头晕,四肢无力,纳食减少,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诊断:(产后体虚型)发热。
辨证:脾虚,中气不足。
方药:生/炙黄芪15g(各),党参10g,当归10g,陈皮10g,升麻6g,柴胡10g,白术10g,地骨皮10g,丹皮10g,白薇10g,炙甘草6g。5剂。
5月5日二诊:T:36.2℃,药后热退,诸症均见好转,原方继服,以资巩固。
按 产后低热不退,自汗,头晕,失眠,身倦纳少,四肢无力,舌淡苔白,脉沉弱,乃气虚发热之象。
气虚不能固表,则自汗;而汗为心之液,汗多则耗阴,以致失眠,气虚则脾失所养,故倦怠乏力,食纳减少,用补中益气汤以甘温除热。方中党参,黄芪益气,白术、陈皮健脾,柴胡、升麻升阳解热;再加地骨皮、白薇、丹皮以清虚热,故收效甚佳。(陶佳 杨晓明 潘晓星)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29838.html

相关推荐

地黄膏治疗赤眼。地黄膏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地黄膏的秘方制作方法,地黄膏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赤眼。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地黄膏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hide] 秘方配方:生地黄(肥者)。 炮制方法:...

VIP秘方 2025-09-11 0 451

消块丸治疗积聚消块丸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消块丸的秘方制作方法,消块丸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积聚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消块丸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hide] 秘方配方:三棱1钱5分,莪术1钱5分,青...

VIP秘方 2025-09-11 0 627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