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秘方方剂 正文

奇难病 寒疝 中医辨治

吴某某,男,27岁,本院学生。1982年8月20日初诊:以上腹部阵发性绞痛伴腹胀、呕吐6天入院,经查诊断为“粘连性不全性高位肠梗阻”,即予禁食、胃肠减压、针刺足三里、按摩,并先后给中药粘连缓解汤、甘遂大黄散、旋覆代赭汤等上注下灌。连续治疗6天无效,拟定手术治疗。

但患者因16年前患阑尾炎穿孔并发弥漫性腹膜炎行阑尾切除术,术后曾多次发生粘连性肠梗阻,腹部已做过3次手术,故不愿再接受手术治疗。查患者脘腹胀满,脐上及脐旁可见圆形、长条形包块突起,按之柔软,中、下腹部时而疼痛难忍,恶心呕吐,不能食,口不渴,恶寒,大便稀,唇红,舌嫩红,苔薄白而中心无苔,脉虚弦。

辨证属寒疝腹痛重证,由寒邪内凝,气机郁阻所致;因治不得法,迁延时日,郁久生热。治拟温阳散寒,兼疏解郁热,用《金匮要略》乌头桂枝汤化裁。

制附片、桂枝、干姜、黄芩各8克,白芍、川厚朴、半夏、蒲公英各12克,炙甘草6克,党参15克,延胡索9克,沉香4克(后下),柴胡10克。水煎后经胃管灌入,进药2小时后患者肠鸣频作,矢气甚多,泻下稀便三四次,呕吐止,胃脘部舒适。连进6剂,腹胀痛大减,腹部已无包块突起,可进流质饮食。宗上方化裁继服7剂后病愈出院。随访3年未见复发。

按:医者临证,诚然正治而得者多,但由于受病情隐匿、医者思维定势、诊疗水平等诸多主、客观原因的影响,误治而失者亦绝非鲜见。因此,临证还必须提高警惕,冷静思考,善于从自己或他医的失误中分析原因,汲取教训,及时矫枉纠偏,以免重蹈覆辙。杜雨茂从救误案例实践中,教诲后学不能囿于常规或某些条条框框生搬硬套,而应破除思维定势,开拓思路,认真分析病情,准确辨证论治。如对有的医者一见肠梗阻、肠痈(急、慢性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不论病程久暂,不辨病性寒热虚实,动辄便用苦寒通泻之承气汤类或大黄牡丹汤,一见中风后遗症,甚至缺血性脑血管病急性期,不加辨证,便用清热解毒之剂等提出批评。本案为杜雨茂救治他医误治的案例之一。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29427.html

相关推荐

老年性痴呆中医药治疗或有优势

●2010年全球有3560万痴呆患者,预计2050年将超过1.15亿。其中最常见的痴呆类型是阿尔茨海默病,即老年性痴呆,约占痴呆病例的60%~70%。中国现已成...

精品偏方 2025-10-27 0 2328

蒲公英、川牛膝治麦粒肿

蒲公英60克,川牛膝15克,水煎服,每日1剂,头煎内服,二煎趁热先熏后洗患眼,每次20-30分钟,一般1-3剂可愈。蒲公英味苦、甘,性寒,有清热解毒、清肝明目的...

精品偏方 2025-10-27 0 2157

《走好中医科普路》读后感

著名中医科普作家马有度说:“中医药事业的腾飞,必须要有坚强的两翼,一翼是科学研究,一翼是科学普及。”最近,读了马有度、马烈光、宁蔚夏、海...

养生秘方 2025-10-27 0 1861

张仲景“二十五味儿茶丸”治痛风

尿酸平稳、关节不痛、能吃肉喝酒,痛风永不复发,这是痛风患者的迫切希望。但是目前治疗上常常陷入“吃药见效,不吃药复发”的怪圈。其实,早在一...

精品偏方 2025-10-27 0 1850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