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辨治口腻

口腻,即口中黏滞,腻而不爽。此证多见于夏季,因为此时,天之热气下降,地之水气上升,雨露较多,气候潮湿,人处天地之间,无不受其影响。如接触雾露,或淋雨涉水,或久居卑湿之地,或汗出沾衣,或过吃生冷瓜果及油腻之物,皆可损伤脾胃,致湿从内生。湿从寒化为寒湿;湿从热化为湿热;湿邪蕴热,煎熬成痰,上逆犯肺,或湿从口鼻入肺,化热成痰,皆可形成热痰之证。寒湿、湿热,热痰郁积于内,上蒸于口,均可发生口腻,兹将其辨治招数分述如下。

寒湿口腻:症见口腻不重,且常伴胃脘胀满、不思饮食、口淡不渴,或渴而欲饮热水、周身乏力,便溏,舌淡胖,苔白厚或滑腻,脉濡缓等。治宜芳香化浊、醒脾燥湿。可用藿香正气水或藿香正气掖治疗。

湿热口腻:症见口腻较重,且常伴脘腹作胀、食少乏味、口干饮水而少、口气秽浊,大便溏而不爽,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治宜清热化湿。方用杏仁、白蔻、通草、竹叶各9克,薏苡仁21克,厚朴15克,半夏12克,滑石18克,水煎分3次服。口甜者,为湿邪偏重,宜加苍术、佩兰各9克;大便灼热,口气恶臭者,为热邪偏重,宜加黄连、黄芩各 9克。上证而又见口苦极甚,胸胁胀闷,烦躁易怒者,为湿热犯及肝胆。当清泻肝胆。宜用龙胆泻肝丸来治疗。

热痰口腻:症见除口腻外,常伴胸膈满闷、咳咯黄痰粘滞、不易咯出、口干不饮,或饮之也少,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滑数等。治宜清热化痰。方用黄连9 克,枳实15克,竹茹、陈皮、半夏、茯苓各12克,甘草6克,水煎,分3次服,其效甚佳。 (陈国华)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28444.html

相关推荐

防治痱子 中药内服外洗

痱子又称“汗疹”,多由于外界温度高、湿度大,汗液不能及时排出,致使汗管扩张、破裂及细菌繁殖而形成。下面介绍几种方法,对预防痱子都有较好效...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2824

治足跟痛 中药鞋垫制方

具体方法:取吴茱萸、五味子、花椒各10克(此为单足跟痛的药量,如双足跟痛的药量需加倍),共捣成粗末,平摊于洗净的鞋垫之足跟部位,以致密布料覆盖,周边缝严。将鞋垫...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1722

防治老寒腿 保护骨关节

老寒腿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俗称。人到中老年以后,膝关节由于长年的磨损,是最容易老化的,老化后的膝关节容易发生骨性关节炎,造成行动不便。因此,在寒冬到来之前,老寒...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2735

常用于治疗咳嗽的传统中成药

中医把咳嗽分为外感咳嗽与内感咳嗽,常用的止咳中成药也就那么十来种。只要能够做到对证选药,就能取得良好效果。下面,介绍一些常用于治疗咳嗽的传统中成药。止嗽丸具有解...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2172

乳腺增生外治有招

药物:天麻适量。取穴:神阙穴(肚脐)。方法:将买来成块的天麻打成粉,每次取适量的天麻粉填入肚脐内,外面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布固定。每天晚上贴,早晨取下。点评:天麻...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2236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