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金涛教授 教大家如何“防梅”祛湿


近来江南连绵阴雨,梅雨季即将到来。随之而来的不仅是湿漉漉的雨天,还有让人喘不过来气的闷热。最近就有不少人为“湿热天如何祛湿、淋雨后喝杯姜茶管用吗、家里的被子发霉了,经常睡会生病吗?”等问题到医院咨询。北方天气也愈加湿热,不妨也借鉴一下南方“防梅”的经验。记者专门采访浙江省中医院中内科主任金涛教授,教大家如何“防梅”祛湿。

金涛介绍说,从中医养生来看,如果近期食欲不振、大便溏薄,可能就是寒湿侵犯内里,损伤了脾胃。如果感觉容易犯困、精神不振;起床的时候,觉得手脚发胀;大便偏烂;嘴巴发腻、发甜,这些都是湿重的表现。

记者现场看到,昨天金涛门诊就有五十多位湿重病人。正在候诊的张小姐捂着肚子,原来前一晚上淋雨了,并且穿凉鞋蹚了水,导致腹泻发生,所以一大早特意请假过来看病。

“尽量不要淋雨,避免蹚水,衣服湿了就赶快换,还可以多喝生姜水,温通经络。” 金涛建议说。

当然由于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所表现的症状也不同。但老人、幼儿、肥胖患者或有慢性消化性的人,容易患上“梅雨病”。连绵雨水的“梅雨天”,让人的脾胃负担会加大,消化道功能减弱,人就会感到乏力、头晕、四肢困重、没胃口、腹泻等。专家支招如何防“梅”:

注意劳逸结合

这个季节不要过度疲劳,否则容易导致湿邪乘虚而入,因此,一定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同时还要注意加强体育锻炼,适度的运动能增强体质,助消化,促进血液流通。

避免外湿伤身

尽量少在潮湿的地方。如果条件允许,可使用抽湿机或在墙角放置干燥剂,保持室内湿度适中;阴雨天气时注意关闭门窗,等到天晴后及时打开门窗,保持空气流通,以祛除湿气;外出时携带雨具以防淋雨;出游时不要坐在阴冷潮湿的地方。

金涛说,如果家里的被子发现发霉了,螨虫就会特别多,要当心皮肤、鼻子过敏。如果家里有晒干的橘子皮,用干净的纱布包好放置在被子里,可以保持干燥、去霉味,还可以防虫。

饮食祛湿

应以清淡祛暑、清热解毒食物为主,不宜过食生冷、油腻的食物,以免助湿伤脾。必要时可服用健脾化湿药物,如藿香正气水、保和丸等。

利水祛湿类食物:黄豆、绿豆、金针菜、冬瓜等;

清热祛暑类食物:西瓜、荷叶、丝瓜、黄瓜、芹菜、苋菜、甘蔗等;

清热利湿的食物有:茼蒿、茭白、竹笋、菜瓜、荸荠等;

健脾利湿的食物有:蚕豆、赤豆、青鱼、鲫鱼、鲢鱼、扁鱼等。

推荐常服健脾祛湿的食疗,如砂仁苡米山药粥、薏米莲子百合粥、生姜益气粥、白鲫鱼煲汤等。

此外,金涛强调,梅雨天影响的不仅是人的身体,还会导致我们的情绪上波动很大,对于患有长期精神疾病的人来说,更要注意调摄。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28126.html

相关推荐

麦粒灸延长癌症患者生存期:关玲教授

关玲,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针灸科主任,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非药物疗法分会会长,解放军中医药学会针灸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擅长耳针、...

精品偏方 2025-10-29 0 1435

冬季进补的佳品 中药鹿茸大补药

冬季是一年中最适合进补的时机,俗话说:“冬日进补,来年打虎”,鹿茸就是非常适合冬季进补的佳品。鹿茸为中药三大补药之一,和人参、阿胶被称为...

精品偏方 2025-10-24 0 1968

冬令养生听中医院专家教您几招

中医认为冬季是匿藏精气的时节,冬令进补以立冬后至立春前这段期间最为适宜。冬季养生主要指通过饮食、睡眠、运动等手段,达到保养精气、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那么如...

养生秘方 2025-10-23 0 895

大寒节气推荐药膳:扶阳汤

大寒,这个节气一听就比小寒厉害多了,好歹它是二十四节气里最后压轴出场的。既是压轴的,一出场就是虎虎生威,自带王者风范。你可能要问了,我怎么看不见大寒的王者风范呀...

养生秘方 2025-10-23 0 1754

癌痛常用医治办法 大剂专方治癌痛

•在临床上通过中西医结合有用医治,不少患者获得了较长的生计期和较好的日子状况。•癌痛归于全身疾病的部分体现,医治应从全体动身,统筹部分,通过...

精品偏方 2025-10-23 0 1513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