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嘴里出现了异常的味道 要提高警惕

  中医认为,口腔味觉的正常与否,与五脏的功能关系密切。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中医科中医师唐梁表示,当你发现自己嘴里出现了异常的味道,一定要提高警惕,这很可能是你的身体内部存在健康隐患。

  指导医生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中医科中医师
唐梁

  记

蔡卫杨

  通讯员
陈瑶旋


  口酸

  自觉口中有酸味,甚者闻之有酸气。与肝、脾二脏关系密切。除了食滞、嗳酸腐臭秽等食积胃肠导致的口酸外,最常见于肝胃不和的患者。前者因饮食不节所致,后者则多是因情志失调而起,患者常有情绪抑郁,或脾气暴躁易怒、心烦失眠等典型的情绪不稳定的症状。前者可服用保和丸,后者可用柴胡舒肝散。可用佛手、陈皮、麦芽等泡水当茶饮。

  口甜

  有的人常常觉得口中有甜味,即便吃很清淡的东西也觉得很甜。口甜主要是脾热,但有虚实之分,实证有脾胃积热和脾胃湿热,常见于过食辛辣肥甘之人。虚证为脾胃气阴两虚,多见于年老久病之人。脾胃积热可见:口甜口干,多食易饥,或唇舌生疮,便干尿黄。可用三黄片、保济丸等清脾胃之热,促进消化。脾胃湿热可见:口淡而甜,纳呆食少,胸脘痞满,口腻,肢体困倦,便溏不爽。可用三仁汤、平胃散、甘露消毒丹等清化湿热。可用藿香、佩兰、南豆花等泡茶饮。脾胃气阴虚者见口甜,不思饮食,口干欲饮不多,神疲乏力,脘腹作胀,舌干稍红,苔少,脉细弱。可用太子参、山药、莲子、石斛等益气健脾和胃。

  此外,糖尿病患者常感觉口中有甜味,三种情况均有可能,要辨证论治,平时生活可以经常按摩足三里、曲池、合谷等穴位可促进胃肠消化有利于改善口甜。

  口苦

  口苦是指患者觉得口中有明显的苦味。因苦为火之味,而心主火,故许多涉及心胆火热病症都有口苦的表现。

  如伴心烦、口干欲饮、易怒、头晕头痛、目赤目眩、两胁胀痛、尿黄便干、舌红苔黄腻、脉弦数等症状,多为肝胆湿热。临床上,急性肝炎、急性胆囊炎、急性尿道炎等肝胆湿热型的患者常常觉得口苦,可服用车前草、金钱草、绵茵陈、溪黄草等清热利湿、疏肝泄胆的中药,口苦的症状很快就获得改善。这类病人宜清淡饮食,戒肥甘厚味烟酒等物。按摩曲池、委中、阳陵泉、阴陵泉等穴位有利于疏肝理气、清热祛湿。

  而面赤口苦、心烦不寐、口渴饮冷、口舌生疮、尿短赤疼痛、舌尖红、脉细数者多为心火上炎。多见于长期伏案工作压力大的“劳心者”。可用淡竹叶、芦根、莲子心、灯心草等泡茶饮。揉按劳宫穴,做八段锦中的“摇头摆尾去心火”应该会有帮助。

  口辣

  若感觉口中有辛辣味可能是肺热壅盛或胃火上炎。可用薄荷、罗汉果、枇杷叶、鱼腥草泡水当茶饮。

  口咸

  口中自觉有咸味,有时或伴有咸味痰涎排出。中医认为,咸味入肾,口咸多为肾液上乘所致。若觉口咸,并伴有腰膝酸软,五心烦热,手足心多汗,体型消瘦等,则可能是肾阴证口咸,虚火上浮。如果口咸,全身倦怠,气短乏力,畏寒肢冷、夜尿频等应考虑是肾阳虚证口咸。

  除了常用的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金匮肾气丸外,可按摩足底涌泉、太溪穴、肾俞、命门穴,也可用吴茱萸醋调成糊状贴敷涌泉穴。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27935.html

相关推荐

什么是变异型心绞痛

变异型心绞痛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心绞痛,这类心绞痛多数由冠状动脉痉挛引起,冠状动脉本身并没有固定的狭窄或堵塞。心绞痛发作时有一定的规律性,一般都在夜间或凌晨发作,平...

养生秘方 2025-10-28 0 2500

临证常遇急性扭挫伤 外敷方

生栀子粉外敷,具有消肿止痛、化瘀、活络、抗炎、抗渗出之功效,治疗各种跌扑损伤、急性挫扭伤后局部肿痛,起效快,疗效显著,临证常遇急性扭挫伤患者,每每使用此方,均获...

精品偏方 2025-10-28 0 1317

金杰运用加味四妙散经验拾萃

金杰教授从 1999 年至今一直从事临床教学科 研工作, 善于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诊断治疗精神、 神 经及心理障碍性疾病, 临床疗效显著。笔者有幸跟 随金杰教授临...

秘方方剂 2025-10-27 0 1500

脑出血扶阳固脱并用

脑出血病情既见闭证,又见有脱证的表现,要以回阳为要,且扶阳固脱并用,方能转危为安。下面举例说明。  潭某,男,69岁,2007年11月2日初诊。患者左半身突然活...

精品偏方 2025-10-27 0 2194

张仲景“二十五味儿茶丸”治痛风

尿酸平稳、关节不痛、能吃肉喝酒,痛风永不复发,这是痛风患者的迫切希望。但是目前治疗上常常陷入“吃药见效,不吃药复发”的怪圈。其实,早在一...

精品偏方 2025-10-27 0 1851

药补三告诫 药补常用四法

药补既是一种保健方法,也是一种治病手段,主要适用于出现各种虚弱症状的疾病患者和因身体虚弱而采用食补未能奏效的亚健康人群。药补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适应症,关键在于因人...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1589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