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医门十法的临床意义与应用

清代程钟龄首先提出 中医治疗八法,载于《医 学心悟》中。后来陈藏器 在《本草拾遗》中又加了 镇、涩两法。十法包括: 汗、吐、下、和、温、清、补、 消、镇、涩。又谓之“医门 十法。”其临床意义与应 用介绍如下:

1.汗法用发汗药或 组成的发汗方剂,用于开 泄腠理,祛邪外出称汗 法。当邪气在表,尚未传 变入里,当用汗法。多用 于解表、透疹、退肿除 湿,以及消散疮疡未溃 者等。

凡无表证、表证不占 主要地位、内伤病类似外 感者不宜用汗法;凡剧 吐、淋家、疮家、亡血者忌 用汗法;夏令炎热,腠理 疏松,慎用辛温发汗;体 虚者慎用。

2.吐法用涌吐药 或组成的涌吐方剂,用 于吐出胸脘中之病邪及 有害物,或以吐法以缓 和病症的治法称吐法。 用于邪气在上之胸膈、 脘中,或病势可因上越 而得以缓和者。多用于 涌吐痰涎、宿食、毒物、 开举阳气、缓和或用以 治疗癫狂痰迷心窍者。

凡老人、虚体、经孕 产期忌用吐法;凡气虚 喘息、短气、失血、逆气 不可用吐法。

3.下法用泻下药或 组成的方剂,用于攻逐积 滞,荡涤实热的治法称下 法。用于邪气在里之肠 胃,临床多用于停痰、留 饮、瘀血、宿食、冷积、虫 积、燥屎等。

凡邪在表、半表而呕 者,不可下;阳明病,腑 未实者,不可下。凡老 人、虚人、新产津伤或阳 微而便秘者,只可缓下, 不n]峻泻。

4.和法用各种和解 药或组成的方剂,用于和 解表里、寒热、虚实夹杂 的证候,调和脏腑阴阳、 气血的偏盛偏衰的治法, 称为和法。邪气在半表半 里,脏腑之间不和,当用 和法。临床上具体用于和 解少阳、上下分消、调和 肝脾、调和肝胃、调和肠 胃等。

凡邪气未在半表半 里,并非脏腑之间不调和 者,不可用和法。

5.温法用各种温热 药或组成的方剂,用于消 除沉寒痼冷的治法称为 温法。临床上可用于温中 祛寒、回阳救逆、温脏安 蛔,以及助阳发汗、温下 积滞、温肾纳气、补火生 土等。

凡热伏于里及真热假 寒之证,不可误用本法; 凡阴虚之体,失血以及阳 旺之体,忌用本法。

6.清法用清热药物 或组成的方剂,用于清热 除烦,和阴保津的治法称 为清法。病邪属热,均可 使用清法。临床用于清 热、泻火、祛暑、凉血、解 毒、生津等。

凡虚寒之证、胃阳大 衰、大便溏泻、中气不足, 忌用本法。格阳证或戴阳 证,不可误人。

7.消法用消导药及 散结药或组成的方剂,用 于消导积滞,使之缓消渐 散的治法,称为消法。当 渐积而成的有形之邪,病 势较缓,大多虚实夹杂, 不能用猛攻急下以消除 者,当用消法。临床用于 消除气、血、痰、饮、 食、虫等痞积,以及消散 疮疡等。

凡气虚中满的鼓 胀,土不制水的肿满,忌 用本法。凡积聚虚证应 与补法合用,禁止单独 使用。

8.补法凡用补益药 或组成的方剂,用于补 益气血阴阳不足的治 法,称为补法。临床用于 一切脏腑气血阴阳虚损 之证,均应使用补法。补 法多用于补气、补血、补 阴、补阳、补益五脏、挽 救虚脱等。

凡邪气太盛而气不虚 者勿用,补可留邪。

9.镇法用重镇药或 组成的方剂,用于安神 调肝,降逆息风的治法, 称为镇法。一切精神不 安、肝阳上亢、肝风内 动、肺胃气逆,均可使用 镇法。临床用于降气平 喘、镇心安神、降逆和 胃、平肝潜阳、镇肝息 风、重镇摄纳等。

凡重镇药多具毒性, 易伤心胃,中病即止,不 宜久服。体虚者应与补剂 合用。

10.涩法凡用收涩 药或组成的方剂,用于津 液耗散,精液二便滑脱遗 泄的治法,称涩法。如遇 汗、血、精、带、二便开泄 滑脱,当用涩法。临床用 于敛汗固表,收敛止血, 涩精止遗,涩肠固脱,固 本止带等。

凡邪气未去,不可“闭 门留寇”,涩乃治标,可与 他法结合使用。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27431.html

相关推荐

无汗少汗症中医养血治之

指导专家 乔志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博士。临床擅长运用传统中医辨证论治和现代医学相结合的方法治疗冠心病、心肌梗死...

养生秘方 2025-09-16 0 1022

朱良春治痛风性关节炎临证案

患者管某,男,47岁,2010年9月3日初诊。  主诉:双踝关节肿痛反复发作6年多。患者每于劳累及饮食不慎时发作,经常服用秋水仙碱、别嘌呤醇、消炎痛等药,虽能减...

精品偏方 2025-09-16 0 807

中医诊疗难度

目前,国家对中医发展十分重视,采取了许多有力措施,如新农合专门将中医药门诊消费报销,并比西药高10%;将中医专科发展列为各级医院的必要计划和任务等。但由于中医诊...

养生秘方 2025-09-16 0 2002

胃癌的中医治疗详解

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好发于胃幽门区,其次是胃小弯及贲门部。按癌肿形态可分为肿块型、溃疡型和浸润型。主要临床表现是腹胀、腹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消瘦、...

精品偏方 2025-09-16 0 996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