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阴囊潮湿 清肝火泻湿热

  金某,男,46岁,朝鲜族,2011年5月
7日初诊。

  其人形体健壮,性情急躁,有嗜酒之好。近期于国外打工归来,因家庭琐事,致使情志不遂,金某常借酒以解其忧,继而出现性欲减退,阴部汗出,汗出腥臊,阴囊潮湿,时作瘙痒。某医嘱其服用六味地黄丸治疗,药后未收寸功。

  刻下口苦,咽干,纳呆,胸闷心烦,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厚腻,脉弦数。证属阴汗,乃肝经湿热下注所致。治宜泻肝胆之火,清下焦湿热。

  方予龙胆泻肝汤加味:龙胆草10克,黄芩15克,栀子12克,泽泻15克,木通10克,车前子20克,当归15克,生地15克,柴胡15克,甘草10克,牛膝20克,。5剂,每剂水煎早晚温服,嘱其调情志,禁辛辣之品。

  二诊:药进5剂,诸症均有明显缓解,舌苔转薄黄(中间苔尚厚腻),饮食已知味,然阴部汗出不减,脉弦数。继予上剂,药量略予增减,加藿香15克,羌活15克,防风15克。药进10剂,阴汗止,诸症若失,后以丸剂以善其后。

  按

阴汗,系指阴囊及其周围部位经常汗出、潮湿不适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症,为男科常见疾病,临床以肝经湿热者为多见。本案系以情志不遂,且又以酒解忧,致使肝郁化热,脾经聚湿,湿热互结,疏泄不畅,循经(肝经循阴器)流注下焦,而出现阴部汗出,阴囊潮湿,其味腥臊。其口苦,咽干,胸闷心烦,小便短赤,苔黄腻,脉弦数,皆为肝胆郁遏,肝经湿热下注之征。药用龙胆泻肝汤以泻肝胆之火,清下焦之热。牛膝者,苦降泻热,引药下行,与车前子相伍,以增其清利下焦,荡涤湿热之功;此剂妙在用藿香、防风、羌活三味,诸品皆为风药,风药可顺肝木之性,使之疏通畅达,以解郁清热,使火热之邪,为无源之泉;且风可胜湿,以增祛湿之效。《张氏医通》曾云:“阴汗,阴间有汗,属下焦湿热。龙胆泻肝汤加风药一二味,风能胜湿也。”此之谓也。诸药相伍,肝火得泻,湿热得清,药中肯綮,故有良效。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27228.html

相关推荐

打嗝不停警惕肝癌

打嗝是正常生理现象,但如果连续打嗝就要警惕可能是肝癌征兆。打嗝是由于分隔人体胸腔和腹腔的横膈膜收缩而引起的,一般是胃内空气过多,或过急、过快吞咽食物等所致,但肝...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941

疏肝活血治慢性肝炎

处方:女贞子20克,川楝子、枸杞子各15克,菟丝子、蛇床子各12 克,郁金、茵陈各9克,鸡内金(研粉冲服)、炙鳌甲(研粉冲服)各6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281

温清并用治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初期多表现为实证、热证,中医治疗多运用八正散等清热利湿药物,西医治疗多使用大量抗生素,往往在发病初期效果明显,但反复、大量使用,则容易复发,疗效不易巩固...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306

记青海省中医院名老中医陆长清

在地处高原的青海省中医院,有一位84岁高龄的老中医药专家,他从事中医药工作54年,曾担任青海省中医院副院长,被授予青海省名医,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973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