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中药临床最为常用的仍然是汤药




煎药用具:以砂锅、瓦罐为佳,搪瓷罐次之,不锈钢锅亦可,忌用钢、铁、铝等器皿,因其性质不稳定,易与药物发生化学反应,影响疗效。




煎药用水:古时曾用长流水、井水、雨水、泉水、甘澜水或米泔水等煎煮;现多用自来水、井水或蒸馏水等,但总以水质洁净新鲜为好。




煎煮火候:有文火、武火之分。文火,又称慢火,即使药液温度上升、水液蒸发缓慢的火候;武火,又称急火,即使药液温度上升、水液蒸发迅速的火候。药物煎煮的火候与时间,需根据其性能而定。一般来说,解表药、清热药宜武火煎煮,时间宜短,煮沸后煎3~5分钟即可;补益药需文火慢煎,时间宜长,煮沸后再续煎30~60分钟。具体用火,需遵医嘱。




煎煮方法:先将药材浸泡30~60分钟,加水量以高出药面二指(2厘米)为度。一般中药需煎煮两次,第二煎加水量与药平齐。两次煎取的药液去渣滤净混合后,分2~3次服用(煎两遍,兑一起,喝三次)。某些药物因质地不同,煎法较特殊,处方上需加以注明,归纳起来包括:先煎、后下、包煎、另炖、烊化、冲服、泡服、煎汤代水等,详述如下:




(1)先煎:一些有效成分难溶于水的金石、矿物或介壳类药物,应打碎先煎,煮沸20~30分钟,再下其他药物同煎,以使有效成分充分析出,如磁石、代赭石、生铁落、生石膏、寒水石、紫石英、龙骨、牡蛎、海蛤壳、瓦楞子、珍珠母、石决明、紫贝齿、龟板、鳖甲等。此外,如附子、乌头等药力较强,毒副作用也较强的药物,宜先煎30~60分钟后,再下它药,久煎可缓和其药力,降低其毒性,更利于安全用药。




(2)后下:一些气味芳香的药物,久煎的话其有效成分易于挥发,从而降低药效,所以须在其他药物煎沸5~10分钟后放入,如薄荷、青蒿、香薷、木香、砂仁、沉香、白豆蔻、草豆蔻等。此外,有些药物虽不属芳香药,但久煎亦能破坏其有效成分,如钩藤、大黄、番泻叶等,亦须后下。




(3)包煎:一些黏性强、呈粉末状或带有绒毛的药物,宜先用纱布袋装好,再与其他药物同煎,以防止药液混浊、沉于锅底、加热时引起焦化、糊化或刺激咽喉引起咳嗽等,如蛤粉、滑石、青黛、旋复花、车前子、蒲黄、灶心土等。




(4)另炖:某些贵重药材,为了更好地煎出其有效成分,还应单独另炖2~3小时,煎液可以另服,也可与其他煎液混合后服用,如人参、西洋参、鹿茸等。




(5)烊化:某些胶类药或黏性较大的药物,为避免入煎后黏锅或黏附于其他药物上,可单用水或黄酒将其加热溶化后,用煎好的药液冲服;也可将其放入其他药物煎好的药液中加热烊化后服用,如阿胶、鹿角胶、龟板胶、鳖甲胶及蜂蜜、饴糖等。




(6)冲服:某些贵重药物,用量较轻,为防止散失或浪费,常需研成细末用温开水或放入其他药物煎液中冲服,如麝香、牛黄、珍珠、羚羊角粉、猴枣、马宝、西洋参、鹿茸、人参、蛤蚧等;某些药物,根据病情需要,为提高药效,也常研成散剂冲服,如三七、花蕊石、白及、紫珠草、血余炭、棕榈炭、全蝎、蜈蚣、僵蚕、地龙、乌贼骨、瓦楞子、海蛤壳、延胡索等;某些高温容易破坏药效或有效成分难溶于水的药物,也只能做散剂冲服,如雷丸、鹤草芽、朱砂等;此外,还有一些液体药物如姜汁、藕汁、竹沥汁、荸荠汁、鲜地黄汁等也须冲服。




(7)泡服:某些有效成分易溶于水或久煎容易破坏药效的药物,可用少量开水或放入其他药物煎液中趁热浸泡,加盖闷润,以减少挥发,半小时后去渣服用,如藏红花、番泻叶、胖大海等。




(8)煎汤代水:某些药物为了防止其与其他药物同煎而使煎液混浊,难于服用,宜先煎后取其上清液代水,再煎煮其他药物,如灶心土等。此外,某些药物质地轻,用量多,体积大,吸水量大如玉米须、丝瓜络、金钱草等,也须煎汤代水用。




服药时间:汤药一般每日一剂,煎两次,分2~3次服用,两次间隔4~6小时。临床用药时,可根据病情酌情增减,如急性病、热性病可一日二剂;慢性病、寒性病可二日一剂。至于饭前还是饭后服用,则主要取决于病变的部位和性质:一般来讲,病在胸膈以上者如眩晕、头痛、目疾、咽痛等宜饭后服;病在胸腹以下,如胃、肝、肾等藏府疾患,则宜饭前服;某些对胃肠有刺激性的药物,宜饭后服;补益药多滋腻碍胃,宜空腹服;治疟药宜在疟疾发作前两小时服;安神药宜睡前服;慢性病宜定时服;急性病、呕吐、惊厥及石淋、咽喉病等须煎汤代茶饮者,可不定时服。




服药方法:一般宜温服,但解表药要偏热服,服后还须温覆盖好衣被,或进热稀粥一碗,以助汗出;寒证用热药宜热服,以帮助药力祛寒;热证用寒药宜冷服,以防止格拒于外;真热假寒者,须寒药温服;真寒假热者,须热药冷服;此外,危重病人宜少量频服;呕吐患者可浓煎药汁,少量频服;神志不清或因其他原因不能口服时,可采用鼻饲给药法。另外,在服用发汗、泻下、清热药时,若药力较强,须注意患者个体差异,一般得汗、得泻、热降后即停药,适可而止,不必尽剂,以免汗、下、清热太过,损伤人体正气。




TIPS:




1.为什么要自己煎药,不要袋煎?




煎药机袋煎一般只煎一遍,且煎前多不浸泡,更不分先煎后下等,所以煎出来的药汁多清汤寡水,药力极淡;更有甚者,药汁若多则弃之,若少则兑水,所以疗效极差。亦不推荐找人代煎,因自己煎药的话,鼻能嗅其味,目能观其形,耳能闻其声,肤能受其熏,且心亦随之而静,故疗效更佳。




2.若嫌每天煎药太浪费时间怎么办?




可将两剂药同煎,水量增倍,煎好后的药汁分两天喝;喝不完的,可用冰箱冷藏,再喝时加热。




3.药汁太苦,难以下咽怎么办?




只需将药汁晾凉些,然后用吸管喝即可。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27037.html

相关推荐

正确服药可获最佳疗效

许多人认为吃药很简单,只要用水将药吞下就可以了。其实口服药也应注意服药方法、用水温度和用水量等,只有正确服法才能保证有效的血药浓度,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嚼服:是...

养生秘方 2025-09-11 0 614

办中医养生膏方节受欢迎

近日,四川省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举行第三届中医养生膏方节和大型免费义诊活动,多位省市级名中医、博士生导师为市民观舌搭脉、提供咨询,并依据市民的体质和需求量身定...

养生秘方 2025-09-11 0 478

高度近视黄斑病变 中医治双眼视瞻昏渺

陆绵绵,女,1931年生,浙江温州人。主任医师、教授,江苏省名中西医结合专家。第二、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批江苏省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

精品偏方 2025-09-11 0 905

妊娠下肢浮肿辨为“子肿”中药方

何某,女,26岁。患者主诉妊娠7月余,双下肢浮肿1月余。长期办公室工作,近1月来双下肢浮肿,皮肤光亮,按之凹陷,曾查B超:胎儿发育正常,血压140/88mmHg...

精品偏方 2025-09-11 0 1339

小小香囊作用大 提高呼吸道免疫功能

预防感冒有作用本着古为今用的目的,按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香囊中的药物成分,选用了高良姜、佩兰、桂皮、冰片等研末成粉均匀调和,取药3~4克放入自制香囊中进行预防感冒...

精品偏方 2025-09-11 0 973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