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文化是中医药的根基 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国目前有38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中医药项目仅“中医针灸”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不论项目数量还是代表性传承人数量,中医药类在十大类项目中都占比最少。对此,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对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申报与保护工作将是一项长期任务。


如何解决传承断层的问题


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中医药项目的传承人数量比项目数少,代表性传承人数量不足,中医药类传承人认定工作相对滞后。


“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队伍老化严重,其老化程度高于国家级非遗平均水平,代表性传承人技艺需抢救性整理。”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资深研究员、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药炮制技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王孝涛认为,传承梯队建设不足,传承工作投入不够,学生徒弟缺乏身份认证,传承积极性不高是主要原因。


王孝涛从事中药学和中药炮制学研究60余年,他发现,随着科学技术发展,诸多中药传统技艺逐渐被现代化生产工艺代替,中医传统师承教育也面临断层。“解放前,中医以师承教育为主,如今,现代化的步伐反而让中医师承教育和院校教育无法接轨。”王孝涛说,虽然现代化建设能提高中医药研发水平,但很多传统技艺无法用现代化手段取代的。当前的院校教育中,真正有经验性、实践性的传统教育越来越少,“师带徒”也落入非主流教育阶段。


王孝涛建议,对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先从教育入手,院校应加大传统技艺的传授,师承教育可以适度与院校教育相结合,培养既有丰富现代化理论素养,又会传统技艺的人才,形成有规模的人才梯队。



非遗保护宣教工作须加强


文化部从2005年起,历时5年时间,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普查。此次普查有70万人次参与,从全国收集约87万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并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但在建立名录之初,这项保护工作很少被大家认可和理解。


对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有资深研究的学者诸国本认为,在普查工作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部分保护单位和传承人对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义认识不足。


“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毕竟是新生事物,政策性强,一些保护单位和个人没有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多样性价值。”褚国本表示,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摸底工作因此并没有得以全面展开,导致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仍不为人们所知,保护名录不能全面地遴选代表性传承项目。


“我建议应该多开展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教育工作,加深了人们对于中医药的认识和了解,增进人们对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豪感。”褚国本说。


文化是中医药的根基


“保护工作开展初期,就有人问我:中医‘申遗’是否意味着中医已经处于消亡的边缘?可见民众并没有认识到中医药能够继续传承和发展的根本生产力就是文化。”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所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柳长华如是说。


在柳长华看来,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之所以称中医学为传统医学,并不意味着中医是落后或不科学,“传统”的意义,实际上是民族生存延续的灵魂。


柳长华解释,“如今,能够理解中医学科学价值的人越来越少了,尤其是对人类未来的生存和持续发展的价值,人们的眼光还不够深远。由于是在现象层面认识事物,需要长期的实践甚至领悟才能真正掌握的中医学,有兴趣并能够传承这一传统的人也逐渐减少。”


中医文化体现的是中医的思想、认知、精神、世界观,甚至是标准和制度,也是精神上的认同。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要保护的,正是中医文化的精髓。柳长华认为,若想更好地开展保护工作,首先就要将这种文化认同感普及,才能让中医文化价值深入民心。


非遗工作将转向纵深发展


从我国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来,至今已有10年,保护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也从中发现更多的问题亟待解决。


未来几年,我国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继续在保护制度构建、保护名录编制等方面进一步深入开展。


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相关负责人透露,当前的4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构建,是基于具有整体性的种类划分上进行的,基本涵盖了各个领域的文化种类。


其中,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则是按照专业分类,分为中医生命疾病认知、中医诊疗方法、中药炮制技艺、中医传统制剂方法、中医针灸、中医养生、老字号传统中医药文化、民族医药八大类。虽然种类涵盖较为全面,但在当前保护名录的整体框架下,每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将如何深入落实保护措施,是当前保护工作面临的最大挑战。为此,今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将从注重广度调整为纵深发展,让保护工作切实有效。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26265.html

相关推荐

急性脊髓炎金杰以中药治疗

金杰,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 究生导师,先后师从国医大师张学文教授、著名 中医学家张发荣教授。其临床擅用四妙散、升阳 益胃汤、炙甘草汤治疗疑难疾病,临...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682

中老年人食道癌神奇偏方

以下是两个治疗食道癌的偏方,来自互联网,故切记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使用。(1)薏米菱角瘦肉汤【材料】薏米12克、菱角12克、田七3克、诃子9克,瘦肉适量。【做法】...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660

中医助眠有妙招 自制安眠贴

睡眠是人体的一种主动过程,可以恢复精神和解除疲劳。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全球有约27%的人有睡眠问题,成年人一年内的失眠患病率高达57%。失眠会造成第二天疲倦和动...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138

香附汤治疗卒暴中风。香附汤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香附汤的秘方制作方法,香附汤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卒暴中风。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香附汤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hide] 秘方配方:大附子1个(重8钱,生,...

VIP秘方 2025-09-10 0 681

老中医推荐三个偏方治疗中耳炎有奇效

治疗中耳炎偏方一:韭菜汁  【药材】韭菜500克。  【做法】将韭菜洗净晾干后捣烂,或者直接用榨汁机滤汁,将韭菜汁装入瓶内,加冰片少许,使用前用双氧水清洗净耳内...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714

秋季腹泻分为五种 推荐药膳

受冷空气影响,气温一天天下降。浙江省中医院陈意教授说,在这个转变中,中医说的寒凉之气来了,人体若还没有适应气候变化,肠胃功能最容易失常。加上秋天是花果飘香的季节...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392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