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对症下药的中医观

对症下药,顾名思义,就是根据症状来选用药物治疗;现在多指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采取适合的方式来解决处理。讲“对症下药”一词,取自于《三国志·魏志·华佗传》,原文见:“府吏倪寻、李延共止,俱头痛身热,所苦正同。佗曰:寻当下之,延当发汗。或难其异,佗曰:寻外实,延内实,故治之宜殊。即各与药,明旦并起。”讲的是倪寻和李延两人生病了,都是头痛身热的病,请华佗诊治,华佗认为倪寻应该用下法,而李延应该发汗。于是有人不理解了,华佗解答说:倪寻病的是“外实”,而李延病的是“内实”,所以治疗上是不相同的。两人服了华佗的药后,第二天病就好了。
统观上面的故事,若从中医学的角度来讲,“对症下药”的“症”作 “证”字更为恰当。“症”多指症状,而“证”,指的是证候。虽有一字之差,但表达的意思却大相径庭。如果按照“症”来理解,故事中的两人症状是相同的,那么用药应该是相同的,显然不是;而如果从“证”的角度来说,便不难理解了,两人的症状虽然相同,但是证候却不同,当然所用的药物就不会相同,这就是中医学所讲的“辨证论治”。
在现代医学和中医学互相交错的今天,有很多医生读不懂“对症下药”的含义,常带着现代医学的眼光看待或运用中医中药,比如看到发热咽痛就用清热解毒药,遇到心慌、胸闷、心绞痛就用活血化瘀药,想到头晕目眩就用平肝潜阳药,mifang.fuwenhao.com如果采取这样的方式去开中药方子,疗效不会多好,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同样一片西药感冒药有些人吃了感冒好了而有些人却没有甚至病情会加重。
那么,是否中医就没有“对症下药”一说了呢?其实不然,中医所说的“对症下药”,必须在“辨证”的基础上实施。“证候”如一个大树的树干,而“症状”便是发出来的枝叶,同一个“证候”能表现出各种各样的“症状”,好比树干上能长出形态各异的枝叶。如遇到发热,搞清楚发热的原因,辨出证候,属表还是属里,属实还是属虚,属热还是属寒,在此基础上选用合适的药物来退热,治标且能治本,这不仅体现出“对症下药”,而且也是“对证下药”。如此才能更好地体现出中医药的优势。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24876.html

相关推荐

哮喘的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哮喘病的发生在于本虚、宿痰内伏于肺。肺有虚;在受到外因感染,饮食失调、情志不畅、劳倦伤身等因素时,导致痰阻气道,肺气上逆,出现一系列哮喘的症状和体征。临...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859

中医治未病案例有三

忻州鹤年堂 ,一家位于山西忻州的中医门诊,面积不大,只有四百多平米,但患者络绎不绝,群众反响热烈。在医疗市场日益竞争白热化的今天,鹤年堂的异军突起,让人不得不对...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867

教你躲开“秋季气象过敏症”

立秋时节,乍热乍冷。在这种剧烈的温度变化中,人们最容易患上“秋季气象过敏症”,最明显的特征是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困倦乏力、失眠多梦...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669

后宫嫔妃们的医疗保健

受制于封建礼教和妇女较低的社会地位,中国古代流芳于世的女名医寥若晨星,载入正史的更是凤毛麟角,后者多为宫廷女医。中国专职宫廷医生自周代开始,而宫廷女医直到汉代才...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726

中医点舌法治昏迷

很多人认为传统中医药是“除根”的,用来治疗慢性病卓有功效,用于急症还得用现代医药。实际上祖国医学博大精深,其中有些用于急救的方药疗效独特...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875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