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中药的走向





一味中药,仅知道其性味和功效是远远不够的。运用中药时,要像对待人生那样,要搞明白它从哪里来,又要往何处去?





中药的走向





不同的中药进入人体后会有不同的走向,概括来说有“升降浮沉”四种走向。





“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是外行发散,而“沉”则是内行泻利的意思。药物的“升降浮沉”的理论,是中医根据不同的病位、病势采用不同药物所取得的治疗效果而总结出来的用药规律。





各种疾病常表现出不同的病势,如向上的呕吐、呃逆、喘息,向下的泻痢、崩漏、脱肛。在病位上也有在表、在里、在上、在下的区别。消除或改善这些病症,就要用到走向相反的药物。





一般来说,升浮药能上行向外,有升阳举陷、解表散邪、开窍散寒等作用,病变部位在上、在表、病势下陷的宜用升浮药;沉降药能下行向里,有泻下通便、清热降火、利水消肿、收敛固涩等作用,病变部位在下、在里、病势上逆的宜用沉降药。





影响走向的因素





药物的升降浮沉作用可受性味、质地轻重、炮制方法、配伍应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药性可分寒、热、温、凉四种属性,药味又可分辛、酸、甘、苦、咸五种,合起来就是“四气五味”。味道属于辛、甘,药性属于温热的药物,大多数都有升浮的作用;而味道属于苦、酸、咸,药性属于寒凉的药物,则多有沉降的作用。





从药物的质地来看,花、叶及质地轻盈的药物,大多属于升浮;子、实或质地重浊的药物,大多属于沉降。有人曾把这种规律概括为“花叶升散,凡子必降;枝走四肢,梗通上下”。
比如桃仁、杏仁、酸枣仁都是取种子入药,而且有一定的油性,常用于润下通便;紫苏梗、藿香梗能升能降,可以用来调气。这中间也会有例外情况,比如旋覆花不升不散,而是降的;蔓荊子是蔓荊的种子,属性偏凉,却是往上升的。





药物升降浮沉的性能,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人为地加以转化。常用的方法就是炮制和配伍。例如大黄的走向本是向下的,用酒炮制后就会上行;牛膝本是引火下行的,用盐水炮制后却会上行。在复方中,少量升浮药物与多量沉降药配伍时会呈现下降特性;而少量沉降药物与多量升浮药配伍时会呈现上升特性。





行走的速度





药物的行走也有速度上的差别。有的药走得快,有的药走得慢;有的药走累了会在某个地方休息一阵子,有的药却风风火火从不停留。





譬如大黄有“将军”之称,到哪里都像领导视察一样,有人开路,来得快,走得也快;甘草却像个“背包族”,在我们身体里走走停停的。





因而在药物配伍时,就得考虑到不同药物的行走方向和速度会对病症产生何种影响。比如大承气汤,用了大黄和芒硝两味“急性子”的药,再加上厚朴、枳实两味下行的药,一喝下去马上就要大便。





有时拉肚子拉太快,人会受不了。那么就可以把大承气汤中的厚朴、枳实换成甘草,让大黄、芒硝带着甘草走慢一点,在路上把清污工作做细致一点。这就是“调胃承气汤”。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24794.html

相关推荐

发展中医药旅游 中医动画片 中医中文

广东东莞一家原创动漫公司通过与国内中医药企业的合作,打造国内首部以中医药为题材的动画片。样片将在本届漫博会上首次亮相,首期26集成片预计将明年推出。这是一部名为...

养生秘方 2025-10-29 0 2201

从肝虚辨治方药应用

肝经之行,从足贯顶,经足腿,环阴器,抵小腹,夹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上注肺,循喉咙之后,上入喉头及鼻咽,连目系,出额下颊,会头顶,抵绕唇内。胆经之行,从...

养生秘方 2025-10-29 0 2406

仲景学说一直是中医的理论基础

公元150年,东汉医学家、被国内外医学界尊奉为医圣的张仲景诞生在南阳的土地上。他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所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祖国医学伟大宝库中的灿烂明珠...

养生秘方 2025-10-28 0 2125

含“灵宝”的中医方剂

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地名就有千千万,因此研究地名也成为一门学问。要说最与道家结缘的,与中医关系最密切的地名,非灵宝莫属。  “灵宝”...

养生秘方 2025-10-28 0 1291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