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十二经别”当为“十二经六合”

当今统编的各种《针灸学》教材,在经络理论中都提出了一个独立的“十二经别”系统概念,且与“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五络脉”理论相并列。如较早期的国家级统编高等中医院校《经络学》教材就指出,“经络系统,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五络脉,以及外围所连系的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新世纪“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针灸学》则强调:“经络系统由经脉和络脉组成,其中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以及附属于十二经脉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针灸学》则指出:“十二经别是十二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
事实上,我们今天的“经别”理论,是对古文认识的一个误解。
《内经》通篇仅在《灵枢》篇名里出现了“经别”一语,再无他现。这里的“经别”,其实是“经之别论”之意,是对十二经另外的补充之论。如同《素问》有“阴阳别论”篇一样,这里的“别”是“另外的”“补充的”意思,和古文常出现的“别疏”“别说”之词相同,是“另写”“ 另说”之义。
至于为何没直接以“经脉别论”题名,则是为了与上篇《经脉》和下篇《经水》篇名保持齐整。
《灵枢·经别》篇介绍的是十二经脉表里经之间的“六合”关系,所以原文描述的内容实属十二正经的补充内容。纵观该篇原文,通篇再没有出现“经别”一词,表明经络系统并不存在所谓“经别”系统。
该文每条原文皆以某经“之正”来述之,如“足太阳之正”“足少阴之正”等。这里“正”,是指“正经”之意。
该篇具体描述了十二经之中互为表里的两条经脉互为联系形成“六合”的关系,如足太阳与足少阴为一合:“足太阳之正,别入于腘中,其一道下尻五寸,别入于肛,属于膀胱,散之肾,循膂,当心入散;直者,从膂上入于项,复属于太阳。此为一经也。足少阴之正,至腘中,别走太阳而合,上至肾,当十四椎,出属带脉;直者,系舌本,复出于项,合于太阳。此为一合。”
六合就是表里经的六个小循环:肾与膀胱经在项与腘之间形成循环;肝与胆经在阴毛与目兑眦之间形成循环;脾与胃经在髀与頞出页 之间形成循环;心与小肠经在肩解、渊腋与目内眦之间形成循环;肺与大肠经在肩解、渊腋与缺盆之间形成循环;心包与三焦经在肩与耳后之形成循环。
因此说,以“十二经别”学说立论,远不如以“十二经六合”学说立论更加严谨。
“六合”理论的临床意义在于:第一,《内经》原文反复强调头与全身经脉的密切联系,而十二经通过六合关系,可以会宗于头。第二,进一步突出脏与腑之间存在着阴阳表里关系,这是辨经取穴治病的基础。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24529.html

相关推荐

张仲景“二十五味儿茶丸”治痛风

尿酸平稳、关节不痛、能吃肉喝酒,痛风永不复发,这是痛风患者的迫切希望。但是目前治疗上常常陷入“吃药见效,不吃药复发”的怪圈。其实,早在一...

精品偏方 2025-10-27 0 1851

二根汤 可润燥

冬季干燥,燥邪容易伤津耗液,再加上老人本身就体内津液不足,所以各种干燥症状比年轻人更为明显。喝 “二根汤”可以祛除燥邪,防治燥邪引起的各...

养生秘方 2025-10-26 0 2939

忆名医祝谌予二三往事

编者按:2019年是中医名家祝谌予(1914—1999)诞辰105周年。祝谌予一生勤恳敬业,君子风范,在患者及业界有较高威望。本文作者张素珍是祝谌予...

养生秘方 2025-10-23 0 1711

正值夏季 吃姜正当时

【江湖上关于生姜的传说】1.相传杭州净慈寺曾经有一位老方丈,到了80多岁还一副童颜,身轻如燕,探究者络绎不绝。老方丈胡子一抿,眼睛一弯,咧开嘴哈哈大笑,透露出自...

养生秘方 2025-10-17 0 1609

当归散治疗疔疮。当归散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当归散的秘方制作方法,当归散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疔疮。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当归散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hide] 秘方配方:当归尾2两,川芎1两,荆芥穗...

VIP秘方 2025-10-15 0 1950

二十二味虎睛丸(《颅囟经》卷上。)治疗孩子从1岁至大,癫发无时,口出白沫,小便淋沥不利。二十二味虎睛丸(《颅囟经》卷上。)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二十二味虎睛丸(《颅囟经》卷上。)的秘方制作方法,二十二味虎睛丸(《颅囟经》卷上。)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孩子从1岁至大,癫发无时,口出白沫,小便淋沥不利。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

VIP秘方 2025-10-15 0 1406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