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辨汗”能识病

  出汗是人体的一种自然现象:外界温度太高会全身出汗;精神紧张或痛觉刺激时会手心、脚心出汗;吃了某些刺激性食物会脸上冒汗。不过,除了这三类情况,其他不该出汗的时候有汗或出汗过多都应该引起重视。

  

  按出汗时间分

  白天汗多气虚,晚上汗多阴虚

  一种是白天出汗过多。无论冬夏,在白天不活动或轻微活动的情况下,常汗出不止。这些人常有身体虚弱、说话语声较低、食欲差、易感冒等特点,中医认为是气虚的表现。这类人饮食上可选择山药、豆浆、牛羊肉等,也可用党参或黄芪炖鸡或腔骨,以补益机体,缓解气虚。还可通过动作舒缓、动静结合的运动增强体质,如练习太极拳、八段锦等。

  另一种是晚上出汗。睡着出汗,醒来汗止,中医称为"盗汗"。这些人常有手脚心热、心烦、面部发红发热、口咽干燥等特点,中医认为是阴虚表现。这类人饮食上可选择百合、雪梨等滋阴之品,少吃羊肉、洋葱、葱、姜、蒜等热性食物,也可用沙参、麦冬、五味子或西洋参等泡水饮用。

  按出汗部位分

  不同部位出汗,暗示不同疾患

  一为头汗过多,若暴饮暴食后出现头面部多汗,同时觉得上腹胀满、口渴、不想吃饭,多为积食,可通过减少进食量、吃清淡饮食缓解,也可吃点消化药;若伴随肢体沉重无力,胃胀不适,想呕吐,身体发热,舌苔厚而黄腻,是脾胃有湿热的表现,应注意清淡饮食。孩子睡眠时出现轻微头汗属正常现象;但若伴有睡眠不实、烦躁不安、易惊吓、头发稀少等表现,要及时诊治。此外,老人和产后身体虚弱的女性,也会有头汗过多的情况,多属于气虚。

  二为手足心多汗,如果手足心多汗伴有手脚心热、口咽干燥等,多属于阴虚有热;若手足心多汗伴随腹部胀满疼痛,大便不通,多属于肠道内有积粪的热证,可服用通便药;若有手足心多汗伴随口干、牙龈肿痛等,多属于胃热,可服用清胃热的中药,如牛黄清胃丸、清胃黄连丸等。

  三为心窝、胸口多汗,多见于一些脑力工作者,这些人常伴有精神倦怠、食欲不振、睡眠差,多梦的表现,属于思虑过度,导致心脾虚,可通过适当的运动,如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缓解压力,调节心身。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24353.html

相关推荐

瘀阻心络型冠心病药膳

瘀阻心络型冠心病病症主要表现为心胸剧痛如刺如绞,痛有定处,胸闷心悸,舌暗红、紫暗或有瘀斑,脉弦涩或结代等,能制作药膳的中药有:丹参、红花、延胡索,当归、郁金、降...

养生秘方 2025-09-11 0 642

“干洗”腿部能防衰老

俗话说:人老腿先老,人衰先折腰。这是说人进入老年,腿部的运动机能较之手臂运动器官早衰,常表现为腿的行为不利索,发软无力。为什么腿老是人老的先兆呢?因为颈、腰、腿...

养生秘方 2025-09-11 0 1168

早晨“三废”能查三病

医学专家近日指出,早晨起来,第一口痰,第一泡尿、第一次便,这“三废”里可能隐藏着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和消化系统三类疾病征兆。第一口痰:健康...

养生秘方 2025-09-11 0 622

防治疾病 夏日药露方

夏日,常会使人呈现口渴心烦、厌食、失眠等不适症状,这时服用具有避暑生津、清热解毒效果的药露,不仅能补充体内水分,免除烦渴,并且还有防治疾病的成效。下面介绍几款夏...

养生秘方 2025-09-11 0 1133

络病理论是中医理论体系独特的组成部分

当前,转化医学以患者的需求为导向开展医学科学实践,强调基础理论研究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和向新药转化,是满足社会发展和人类健康的重大需求。中医药在两千年的形成发展中...

养生秘方 2025-09-11 0 688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