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温法”中医治病方法

  说到中医治病方法中的“温法”,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莫过于用姜汤来驱寒暖胃了。通俗来说,温法就是用干姜等温热的药材来赶走人体内的寒证。

  

  温法可祛里寒

  寒证是指寒邪侵犯人体或人体自身阳气衰弱而产生的以畏寒喜暖、脏腑机能衰退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根据疾病部位的不同,寒证又可以分为表寒证和里寒证。

  其中,表寒证多因寒邪侵犯肌表引起,病位较浅,用辛温发汗的方法来治疗就可以了;里寒证多由人体阳气衰退导致体内阴寒相对过盛或是寒邪深入到脏腑、经络所导致,病位较深,这时就需要用温法来治疗了。

  由于人体阳气衰微,不能温煦肢体、脏腑而引起的里寒证称为“里虚寒证”,主要特点是脏腑机能的衰退,常表现为四肢发冷、小便清长、腹部隐痛等。这时除了用温法来驱走寒邪,还要补益阳气。阳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阳光普照,万物才能生机勃勃;阳气充足,方能有效解除体内的阴寒和脏腑机能的衰退,让生命焕发出活力。

  寒邪侵犯脏腑、经络而导致的里寒证称为“里实寒证”。由于寒邪的特性是凝固和收引,所以出现这种情况的人,体内血液会循行不畅,产生各种疼痛症状。因此,寒邪侵袭不同的脏腑、经络,就会引起相应部位的疼痛。这时只要用温法赶走寒邪就可以了,好比阳光普照则坚冰自融。寒邪一散,气血运行恢复畅通,疼痛的感觉就会消失。

  

  常见的几种温法

  由于寒邪会躲藏在人体内的各个脏腑、经络,所以使用温法时首先要找出其藏身之所,然后才能有针对性地将它赶跑。据此温法中又有温胃散寒法、暖肝散寒法、温通心阳法、温肺散寒法、温经通络法之分。

  温胃散寒法适用于寒邪侵犯胃部引发的病症。寒邪犯胃,往往是胃自身有虚弱之处,才会让寒邪有机可趁,因此在用干姜、花椒等药材温胃散寒的同时,还常用人参、饴糖来补养胃部。

  暖肝散寒法适用于寒邪犯肝证。肝是贮藏血的脏器,遭寒邪入侵后必然会导致血液凝脂、运行失畅,引起肝经分布区域如小腹、睾丸附近的疼痛。对此,就要选择当归、枸杞、小茴香等既能暖肝散寒,又能活血通滞的药物,祛除寒邪的同时疏通肝经气血。

  温通心阳法适用于寒邪犯心证。心的主要功能是主血脉,寒邪犯心则往往导致心脉的痹阻,出现胸闷、胸痛等症状。

  相比而言,温肺散寒法更为常见。这是因为肺和其他脏器不同,它在人体脏腑中位置最高,它通过气管和外界空气直接相通,是人体中最表浅的脏器,容易遭到寒邪的侵犯。

  如果寒邪侵犯经络,则要用到温经通络法。经络遭遇寒邪侵袭后出现的疼痛多是剧烈的,伴有拘急感或牵掣感。通俗来说,就是感觉经络被拉住了,想活动一下都难。对这类疾病的治疗,一方面要祛除经络中的寒邪,另一方面还要适当补益经络中的气血。

  总的来说,无论选用什么样的温法,目的不仅在于祛除寒邪的影响,还要考虑到把身体内的亏虚给填补起来。这样一来,方能使身体摆脱疾病的困扰,恢复健康状态。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23308.html

相关推荐

龋齿内服外用方

内服方生石膏30克,细辛5克,生地30克,白芷10克,丹皮10克,防风12克,荆芥10克,怀牛膝2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用7天。  外用方制首乌、...

精品偏方 2025-11-02 0 2288

中医方剂之三三制

“三三制”原指一种机构的人员组成或人员编制形式,我国历代许多时期的军队步兵序列建制即是采用“三三制”,如一团辖三...

养生秘方 2025-11-02 0 1325

产后不适药膳调治

一、体虚:体虚是产后最常见的不适症状。分娩时失血过多、用力、疼痛、创伤,都会导致产妇气、血、津液的耗损,就算平时体质再好也会感到从未有过的虚弱。调理法:中药膳食...

精品偏方 2025-11-02 0 2558

月经过少治疏肝理气之代表方剂

赵某,女,40岁,家庭妇女,其夫经商,2013年3月20日初诊。  患者近两年自诉与其夫不睦,精神长期处于抑郁状态,常感心烦易怒,月经不规律,经量减少,行经只一...

精品偏方 2025-11-02 0 3244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