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甘草的用法影响了甘草的应用

  甘草古称国老,笔者总结其核心功效为“缓”,分别言之,为:缓虚、缓急、缓激、缓毒。《伤寒论》所载110多首方剂中,有70首用到了甘草,足见其临床使用之广泛。但是目前甘草的用法影响了甘草的应用。

  目前临床使用甘草,多用“蜜炙甘草”。这种用法的依据是什么呢?一些临床工作者会认为依据在《伤寒论》。而事实上,《伤寒论》中使用的“炙甘草”,与后世的“蜜炙甘草”完全是两回事。“蜜炙”之后增壅滞之性,很多时候不仅不会增效,反而会掣肘。所以这是事关临床疗效的大问题。笔者关注此问题有很多年了,据临床经验体会出,《伤寒论》中的“炙甘草”当为炒甘草。

  “炙甘草”并非“蜜炙甘草”,而是炒甘草。对于这点,需要从两方面来阐述:一是炮制技术的演变;二是与其他药物“炙”法作对比。

  先来讲炮制技术的演变。

  《古今中药炮制初探》一书中,有明确表述:“炮制技术,古今在含义上、方法上有很大改变,有的已全非古代的面貌。如汉代《神农本草经》、《金匮玉函经》等所记载的……‘炙’,按《说文》解释为‘炮肉也,从肉从火’,是一种直火加热法,汉代炙的品种有阿胶、鳖甲、甘草、厚朴、枳实等。”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东汉时候的炙,是一种直火加热的方法,是不加液体辅料的。可知仲景时代的“炙甘草”不必“蜜炙”。

  “蜜炙”的由来,该书中也有表述:“元代《汤液本草》中提出去膈上痰以蜜’之后,明代《医学入门》中又明确认为‘凡药入肺蜜炙’,所以现代凡补益,去痰,入肺药多用蜜炙,以增强疗效。”蜜炙真能起到增效作用吗?如黄芪蜜炙,古代早有质疑。清代《本草述钩元》一书记载黄芪“治痈疽生用,治肺气虚蜜炙用,治下虚盐水或蒸或炒用”。同是清代的《本草新编》,却说“黄芪原不必蜜炙也,世人谓黄芪炙则补,而生则泻,其实生用未尝不补也”。

  甘草“蜜炙”,而不用其本来直火加热的“炙”,始于何时呢?唐《千金翼方》出现“蜜煎甘草涂之”;宋《局方》出现“蜜炒”;明《医学》、《醒斋》出现“去皮蜜炙”;明《大法》出现“切片用蜜水拌炒”。“炙甘草”就这样一代一代演变为“蜜炙”。

  经方中“炙甘草”如何用?笔者认为《本草纲目》所说为是,“方书炙甘草皆用长流水蘸湿炙之,至熟刮去赤皮。”笔者临床径直用炒甘草,即药房所购生甘草,放入铁锅,炒至颜色变为深黄,即可。

  再来与同时代其他药物“炙”法作对比。

  《伤寒论》不仅有“炙甘草”,还有炙厚朴和炙枳实。43条、66条、103条、136条、208条、247条、320条、374条、318条、393条,都谈到了枳实、厚朴的“炙”用,如果甘草是“蜜炙”,枳实、厚朴也是“蜜炙”吗?在《伤寒论》原文中,甘草之“炙”与枳实、厚朴的“炙”,是没有任何不同的。枳实、厚朴功在理气,不会是“蜜炙”,所以反证甘草也不会是“蜜炙”,而是“直火加热”。

  如此考证和推敲,不仅是文字工作,更有其现实意义。复方甘草酸苷在西医界的滥用,对于中医应该是有借鉴意义的。之所以滥用,一是因为有效、好用;二是因为他们没有严谨的中医理论指导,所以不明白其中的利弊,会乱用。虽然复方甘草酸苷不等同于甘草,但其应用应该参考甘草的注意事项。反过来,中药甘草的使用也应该参考复方甘草酸苷的使用,也就是说甘草的使用可以扩大,甘草可以挡重任、可以重用,只要是在严谨的中医理论指导下使用,便会有利而无弊。

  临床中医应该说太轻视甘草了,《伤寒论》中以甘草名方者很多,而现实中以甘草为主药去治疗疾病的中医又有多少?笔者以甘草为主治疗重症银屑病的事实也许可给医生一些借鉴:患者老年男性,体瘦,银屑病病史30多年,长期服用抗癌药甲氨蝶呤控制症状,停药后皮损泛发,大片红斑弥漫、融合,住院后西医确诊为红皮病型银屑病。出院后中医治疗始终以甘草为主药,方药举例如下:炒甘草90克,黄连6克,黄芩18克,干姜18克,姜半夏15克,大枣20克。治疗中用方变化较多,如白虎加人参汤、柴胡类方、调胃承气汤、泻心汤加减等,甘草用量也在30~60克之间变化,但一直以炒甘草为主药,疗效尚可。试想,如果用“蜜炙甘草”的话,用如此大量,长期使用,先不说疗效,就是患者的脾胃也受不了。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23131.html

相关推荐

金杰运用加味四妙散经验拾萃

金杰教授从 1999 年至今一直从事临床教学科 研工作, 善于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诊断治疗精神、 神 经及心理障碍性疾病, 临床疗效显著。笔者有幸跟 随金杰教授临...

秘方方剂 2025-10-27 0 1499

脑出血扶阳固脱并用

脑出血病情既见闭证,又见有脱证的表现,要以回阳为要,且扶阳固脱并用,方能转危为安。下面举例说明。  潭某,男,69岁,2007年11月2日初诊。患者左半身突然活...

精品偏方 2025-10-27 0 2191

常用于治疗咳嗽的传统中成药

中医把咳嗽分为外感咳嗽与内感咳嗽,常用的止咳中成药也就那么十来种。只要能够做到对证选药,就能取得良好效果。下面,介绍一些常用于治疗咳嗽的传统中成药。止嗽丸具有解...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2176

药补三告诫 药补常用四法

药补既是一种保健方法,也是一种治病手段,主要适用于出现各种虚弱症状的疾病患者和因身体虚弱而采用食补未能奏效的亚健康人群。药补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适应症,关键在于因人...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1589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